北京2022年9月13日 /美通社/ -- 9月9日,主題為"元宇宙十大技術及其數據底座建設"的第42期馬欄山大講堂線上、線下同步舉辦,以馬欄山產業實踐為核心,對新興技術發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等話題進行了深度交流。本期大講堂由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園管委會主辦,長沙市視頻文創產業鏈辦公室、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銳智國際會展公司聯合承辦。
綠軍裝、紅領章,拍攝于上世紀60年代的黑白影片通過4K超高清修復技術變成彩色影像,讓經典展現時代魅力;手語智能主播同步使用視聽語言與面前特殊觀眾展開交流,溝通從此無障礙;在元宇宙直播間里,虛擬數字人通過實時三維動作捕捉和渲染技術,模仿人類跳起了魔性的舞步……在數字底座支撐下,豐富的數字融媒產品在馬欄山不斷涌現。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高速互聯等技術快速發展,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加速融合,以元宇宙為代表的"多維共創互信"的數字新世界應運而生。維持數字新世界的業務持續在線和共享互動,需要物理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算力、存力。尤其在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園(以下簡稱馬欄山)所在的領域,搭建高度擬真的數字世界,并實現海量用戶實時交互的大場景,對支撐數字世界構建和運轉的數據存儲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為"廣電湘軍"所在地的馬欄山,如何看待視頻產業發展前景、視頻數據大爆炸與存儲能力之間的沖突怎樣化解、數據在"熱溫冷冰"的生命周期里如何安放?
數字技術 為視頻文創插上翅膀
數字化是視頻文創產業一個不可逆的趨勢,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加速這個進程。剛剛過去的周末,一位明星召開線上演唱會,短短幾個小時累計觀看量超過3.5億人次,在引發80、90后一波回憶殺的同時,也讓人對直播這種新視頻形態的傳播力刮目相看。其實從延續了幾十年的追劇、看綜藝,到現在直播、視頻會議、上網課、VR動漫、數字人……新應用快速興起,人們逐步適應乃至喜愛上這些數字化、交互式、沉浸式的視頻體驗。
這些視頻是如何生產、制作出來的呢,或許觀眾可以從坐落在湖南長沙、瀏陽河之濱的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里找到答案。馬欄山園區成立于2017年,是湖南廣電的代名詞,也是湖南視頻行業的大本營。馬欄山正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視頻產業鏈基地和媒體融合新地標",集聚了芒果超媒、電廣傳媒、中廣天擇、西瓜視頻、愛奇藝、銀河酷娛等多家視頻領域知名企業。2021年,馬欄山入駐企業達3000多家,企業營收達到500億元,形成了以高新視頻為特色,內容制作、存儲、播發、交易和監管等全鏈條的數字文化產業生態。
"我們的目標是百億稅收、千億產值、萬家企業", 馬欄山視頻文創園首席技術專家周蘇岳表示。園區不做房地產,專心做文化產業,以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為突破口,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推動數字經濟的全面發展。
三千多家企業千舟竟發、百舸爭流的盛況背后,馬欄山面對規模不等的入駐視頻企業,需要提供"拎包入駐"的服務模式,這種服務不光包括基本的辦公配套,還包括全方位的數字加持,企業的計算、存儲、網絡等方面需求,均可以在云上得到及時的響應。
對此,周蘇岳表示,視頻文創產業是數字態的顯示和傳輸,目前馬欄山利用視頻產業云構建屬于自己的視頻生態體系。園區正在以開源、規范、開放的數據基礎平臺,推動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為推動高質量視頻產業發展筑牢堅實底座。
大象塞進冰箱 膨脹的視頻數據如何放進盒子里
數字技術為視頻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是在另外一個維度上,它也讓視頻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視頻文創是數據密集型產業。以《少年之名》為例,在攝影棚里面一共有156個機位,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產生60TB的數據,每個星期需要在云中心和剪輯工作者之間傳輸接近300TB的數據量。"如果沒有視頻云、沒有大規模數據存儲平臺,這樣龐大的工作任務簡直無法想象。"周蘇岳表示。
同時,視頻制作對數據處理能力有極致要求。在多軌剪輯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機器的CPU、內存、硬盤和GPU全跑到了100%,這樣的情況在其他行業很難看到。以《理想照耀中國》影視制作為例,這部劇共40集,每集都有素材,面對的業務挑戰是素材分辨率為720x576,大屏分辨率為2K/4K,低分辨率視頻在高分辨率屏幕下顯示,會有場紋、馬賽克、鋸齒、劃痕、臟點等問題,需要利用龐大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基于AI修復技術提升劇集制作速度。
此外,存儲還要保證數據高可用性。比如一部電影,上映后票房數據可能達到幾億、幾十億。影視作品的數據資源非常寶貴,不能丟失、被盜。
如此來看,為一家視頻公司打造數據底座都不容易,更別說為三千多家視頻企業打造數據底座,難度系數更是飆升。"當年的數碼相機革了柯達們的命,而今我們要用云技術打破數據孤島,讓數據共享、流動起來。"周蘇岳認真的說。
以新存儲之道 為馬欄山構建數據底座
自2017年成立以來,馬欄山堅持"科創加文創,做數字經濟"的理念,在擁抱4K/8K、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術、新應用的同時,持續加大視頻云基礎設施建設。馬欄山投資2.2億元,通過"公有云+私有云",構建馬欄山"混合云",實現視頻制作的"云化",改變生產方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能。同時,馬欄山聯合浪潮存儲共同構建場景共同體,基于浪潮數據存儲方案承載視頻云數據,為視頻文創應用構建了數據基礎設施,加快在算法、算力等方面研究,探索元宇宙、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的創新,形成一批具有硬核競爭力的"馬欄山創造"
浪潮信息存儲產品線副總經理李博樂表示,"場景共同體是浪潮存儲近幾年提出的理念,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應用、新場景,浪潮存儲攜手客戶、伙伴打造‘平臺+生態'的應對之道,在平臺型產品上做個性化定制,通過應用聯合創新、方案聯合共創、產品深度定制、市場深度協同、全面專業服務和技術深度整合六種范式,滿足千行百業的個性化需求"。
具體到馬欄山合作中,馬欄山的IT模式是四級結構:公有云、駐地云、邊緣云和私有云。其中,公有云用來做分發,駐地云做分發前的緩存和數據處理,邊緣云主要圍繞制作,私有云服務企業自身的業務。
浪潮信息與產業園的合作,推進"計算+存儲共享"。 在原有馬欄山視頻產業云的建設成果基礎上,引入AI視頻分析、AI語音識別及媒資存儲備份技術,搭建園區智能化音視頻AI能力平臺、媒資存儲和備份平臺,以分布式存儲承載高質量素材、節目數據,滿足園區企業節目制作、AI分析、渲染等業務快速讀寫需求,并將數據歸檔至磁帶庫,提升視頻產業云整體智慧化服務水平,構建中國新媒體影視工業化標準,打造中國先進新媒體園區,極具全球競爭力的中國"V"谷。
具體來看,浪潮存儲具備幾大優勢 --
首先,浪潮分布式存儲承接浪潮AI視頻平臺和AI智慧媒體語音平臺的高質量素材及節目數據,基于iCap智能空間管理引擎將在線業務的空間利用率提升至94%以上;同時浪潮分布式存儲針對IO寫入全流程端到端優化,如IO隨機轉順序寫、IO智能調度、CPU專核專用、RDMA協議加速等,打造業界唯一將分布式存儲系統和SSD代碼級聯調優化的分布式存儲產品,在SPC-1國際基準測試中以30節點、630萬IOPS奪得分布式存儲性能全球第一。
其次,從生命周期來看,視頻熱數據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降溫,對此浪潮提供分級存儲解決方案,讓數據在不同速度的設備中自由流動,實現分級融合。在馬欄山視頻云,浪潮存儲實現分布式存儲和備份存儲的對接和融合,將分布式存儲里使用頻次較低的數據向下遷移到大容量、低能耗的備份歸檔平臺,在實現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流動的同時,助力馬欄山構建綠色、低碳云數據中心,為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做出努力,在數字經濟大潮中踐行低碳責任。
再次,浪潮存儲能夠實現所有數據資源統一集成管理。浪潮基于智能統一存儲管理平臺InView,可實現數據中心機房內物理設施可視化管理,借助圖形界面展現數據中心應具備的所有IT設施的部署位置、連線關系、資產信息、配置變化、故障診斷、自動保修、性能監控等信息,存儲故障智能預測準確率高達95%以上,為馬欄山7X24小時守護數據資產。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浪潮分布式存儲已連續多次中標運營商分布式文件集采、分布式塊集采、分布式塊網絡云項目,出貨量超10000節點,產品成熟度得到充分驗證。同時,浪潮存儲還為六大行、TOP3保險公司、國家氣象、國家工業互聯網中心、中石油、清華大學、復旦大學、TOP10醫院等行業大客戶提供了支撐和保障。
在馬欄山視頻云的數據底座建設中,周蘇岳表示,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服務水準,浪潮存儲都做得比較好,盡管是第一次遇到產業園這樣的需求場景,但是浪潮存儲會不斷鉆研、完善方案,通過圍繞分布式存儲的場景化、個性化開發,滿足了園區的海量數據存儲、備份歸檔需求。
在這種模式下,入駐企業可以快速購買所需的服務,不必將資源花費在昂貴的硬件上,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動態、彈性地購買所需的計算和存儲資源。
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中,視頻文創產業被擺在了重要位置。馬欄山文創匯聚了云、大數據、元宇宙等新技術,成為湖南省乃至全國實施創新引領的"試驗田",成為新興產業推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典范。浪潮存儲是中國最大數據存力提供商,擁有全棧研發能力,堅守高端品質,推出了全閃集中式存儲、分布式存儲等領先的平臺型產品和新一代SSD高速存儲介質,聯合馬欄山這樣的行業領先企業共建場景共同體,共同構建"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數據基礎設施,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加速數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