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東、諾華、飛利浦、協和麒麟、平安健康、藥明康德、康泰生物等發布重要消息
北京2022年11月2日 /美通社/ --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療健康行業一周(2022年10月21日-28日)最有新聞價值和最受歡迎的新聞,美通社整理了不容錯過的行業資訊。
11月5日,第五屆進博會將在上海正式召開,全網最熱關鍵詞當屬"進博會",包括"強生、輝瑞、默沙東、美敦力、因美納、羅氏、葛蘭素史克、勃林格殷格翰、西嘉"等跨國藥企、械企巨頭將在展會亮相,同時也在會前發布了"預熱稿"。其次,近期迎來新一季財報周期,藥明康德、康泰生物等發布了相關數據稿件。此外,有關企業并購、新冠疫情、藥品在華獲批等稿件也值得關注。
一周最受關注醫療行業新聞稿
(2022年10月21日-28日)
Novavax新冠疫苗作為佐劑(NVX-CoV2373)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緊急使用授權(EUA),在完成經授權或獲批新冠肺炎疫苗初次接種后至少六個月,向18周歲及以上無法獲得或臨床上不適合FDA授權mRNA雙價新冠肺炎加強針疫苗的個人,以及選擇接受Novavax新冠肺炎疫苗作為佐劑的18周歲及以上的個人(否則,他們就不接受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加強針劑次)提供第一劑次加強針。
協和麒麟宣布,惠爾金(莫格利珠單抗)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正式批準,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系統性治療的復發或難治性塞扎里綜合征(SS)或晚期(III/IV)蕈樣肉芽腫(MF)成人患者。惠爾金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獲批用于治療SS和MF的靶向CCR4的生物制劑。
| 試驗證明:腸道微生態配方能減新冠及其他細菌和病毒感染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進行大型臨床雙盲研究,發現不論是接種科興或復必泰新冠疫苗,其研發的微生態配方SIM01都能夠減低長者及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一族在接種疫苗后出現的常見不良反應。這項研究結果顯示,SIM01透過改善腸道微生態,提升免疫力以對抗細菌及病毒入侵。
諾華宣布進一步升級與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戰略合作,在當地設立諾華海南辦事處暨真實世界研究中心,推動真實世界研究和臨床藥物研發方面的合作交流,同時推進轉化醫學在海南的開展以及相關人才的培養。諾華是最早與博鰲樂城先行區開展合作的跨國藥企之一,目前已有6款創新海外特藥登陸博鰲樂城。
飛利浦宣布成立"飛利浦健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作為飛利浦在中國部署的創新組織,全面整合公司分布在中國各處的創新資源,在中國部署更強大的創新能力。這個創新組織捆綁了2021年公司在中國新成立的三個"飛利浦創新中心" --聚焦"軟件""產品" 和"系統",分別部署在上海、深圳以及蘇州和沈陽。這個組織也涵蓋了"飛利浦全球體驗設計(上海)團隊"。
| 平安健康正式收購平安智慧醫療,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健康平臺
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收購平安智慧城市旗下業務板塊平安智慧醫療。未來,聚焦平安健康"管理式醫療+家庭醫生會員制+O2O醫療健康服務"的商業模式,從業務上更快速地穩步構建涵蓋健康、亞健康、疾病、慢病及養老管理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健康平臺。本次交易對價為9686.46萬美元。交易完成后,平安健康將持有Scientia Smart Health Technologies Limited及平安穎像 (嘉興)軟件有限公司(合稱,平安智慧醫療)100%的股權。
杭州濟元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由維梧(蘇州)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的A輪億元人民幣融資。所融資金將用于推進公司新一代通用現貨型細胞免疫腫瘤治療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濟元基因通過自主研發與全球合作相結合的策略,旨在開發新一代通用、現貨型、可量產的細胞治療產品,在未來有潛力滿足臨床方便使用和患者急需即用的需求。
默沙東正式發布全新《默沙東中國企業責任報告(2019-2022年度)》,展示默沙東近三年在中國市場執行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策略,這是默沙東中國自2013年以來連續發布的第四份企業責任報告。"提升健康可及性、關愛培養員工、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以及嚴守道德和價值觀"是默沙東全球共同實踐的四大ESG關鍵領域。
| 藥明康德2022年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7.8%至106.38億元
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2022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強勁增長77.8%至106.3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42億元,同比增長209.1%。2022年1-9月營業收入同比強勁增長71.9%至283.9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78億元,同比增長107.1%。
| 康泰生物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25.65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三季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5.65億元,同比增長7.90%,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從利潤層面來看,康泰生物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公司表示,主要系新冠滅活疫苗相關資產計提減值及Ⅲ期臨床支出費用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