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力發展研究報告》、《2022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力企業案例》在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經濟高峰論壇 -- 灣區科技與產業創新主題論壇上同步發布
廣州2022年11月4日 /美通社/ --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創新力已成為衡量國際競合、區域發展、行業質量和企業前景的重要指標。
11月3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承辦的"2022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經濟高峰論壇"在深圳、香港兩地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行。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立足灣區,組織編制了《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力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并在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經濟高峰論壇 -- 灣區科技與產業創新主題論壇上正式發布。
本次報告從創新基礎、創新環境、創新成效和協同創新四大維度出發,通過科學技術財政支出占比、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11項符合邏輯性、定量性、全面性、準確性、一致性、規范性原則的細分指標,致力于展現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全貌。
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支撐力強,政府堅持科學驅動導向,多年來保持了7%以上的高占比的科技財政支出,為創新活動奠定了經濟基礎和政治環境。區域內集聚創新要素,形成研發人員、科研經費、高新技術企業共同作用的強輸入體系。同時,構建了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利申請、授權良性運轉機制和高效的市場對接機制,整體形成"高投入-高產出"模式。而港澳在資源和結構上的互補性也使粵港澳大灣區在創新協同上如虎添翼。
通過數據化的對比分析,報告總結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力綜合表現突出,具備創新基礎優、創新投入多、創新成效顯、創新協同好五大優勢,但同時存在創新區域發展不平衡、創新領域不全面的短板。
最后,報告對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力的發展趨勢給出了方向性建議,即繼續朝著創新環境更優、創新領域更廣、創新互動更強、創新發展更均衡、創新水平更領先的目標努力,以集群化的力量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灣區。
基于報告的研究結論,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旗下21世紀經濟報道、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起了《2022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力案例》征集活動,通過案例收集、走訪調研、研究評審后,從創造研發實力、數字化與智能化應用等方面綜合評定,遴選出灣區產業創新影響力企業12家、灣區科創先鋒創新力企業20家,以及灣區創新成長力企業19家。
附:2022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力企業案例
灣區產業創新影響力企業:
Airwallex(空中云匯)
WeLab Bank(匯立銀行)
博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盈峰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永利渡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灣區科創先鋒創新力企業:
廣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探跡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普強時代(珠海橫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如祺出行(廣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奧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華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大族機器人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柔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恒創睿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長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思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松靈機器人(東莞)有限公司
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云鯨智能科技(東莞)有限公司
云舟生物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金智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泰芯半導體有限公司
灣區創新成長力企業:
東莞觸點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東莞市智贏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佛山市優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納睿雷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瑞恩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睿江云計算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奧融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
廣州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
深圳鯤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愛普特微電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杰成鎳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智物聯網絡有限公司
芯耀輝科技有限公司
長園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珠海麗凡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珠海市四維時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文/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研究員 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