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2023年1月6日 /美通社/ -- 2023年1月5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泰爾系統實驗室和IBM聯合發布《可持續計算藍皮報告》(以下簡稱"藍皮報告")。從可持續發展與數字化轉型兩大社會經濟技術趨勢的視角,雙方基于深入的行業研究與實踐經驗,解構可持續計算的全貌,為數字領域低碳發展及數字技術賦能綠色轉型提供真知灼見。
聚綠成蔭,助力企業數字化融入可持續發展大局
我國已相繼發布"1+N"的"雙碳"政策體系文件中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和各行業綠色低碳相關文件五十余個,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發展。
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速發展及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和國家戰略,中國信通院泰爾系統實驗室與IBM 聯合推出面向計算的可持續發展技術即"可持續計算"創新概念,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數字中國、美麗中國戰略目標保駕護航。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系統實驗室主任、正高級工程師周開波表示:"在我國雙碳目標之下,針對數字領域已發布《信息通信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多項文件,全面推進行業低碳發展政策布局。同時,在產業層面,數字技術已成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的重要手段,其賦能行業低碳發展效果不斷凸顯。因此,泰爾系統實驗室與IBM聯合提出的創新理念可持續計算,將進一步深入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加速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IBM 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研發中心副總裁謝東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一場全球行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獨善其身',也要‘兼濟天下'。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實現社會責任和業務增長雙贏的重要途徑,需要整合到整個IT生態系統的日常運營中,包括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在綠色低碳戰略中融入可持續計算的應用和實施,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尤為重要。"
為了幫助企業更好地讓可持續計算落地,中國信通院與IBM聯合撰寫該藍皮報告,深度探索可持續計算的技術演進和發展現狀,全面解構可持續計算的技術內涵和評價體系,以及以成熟度模型為基礎的實施路徑,并結合自身技術實踐及大量應用案例給出了實施方案的總體架構以及實施價值。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系統實驗室副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齊曙光表示:"基于實驗室綠色低碳方面前沿技術研究、政策支撐工作、國家重大項目推進和國際國內標準化等情況可總結出,計算技術已從只關注IT基礎設施、環境基礎設施、云計算平臺與技術、業務應用等某單個環節綠色低碳階段逐步過度到考慮實現全局綠色、高效、可靠、安全的可持續模式。為進一步推動其規模化應用,急需制定相關標準并進行充分驗證,確保其實施效果,力爭為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做出貢獻。
IBM中國系統開發中心首席技術官孟繁晶表示:"可持續計算作為推動可持續目標的綠色底座,將促進數據中心、混合云平臺和業務應用的層層‘綠化',以全新的可持續戰略思維重塑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藍皮報告的初衷就是對可持續計算的物理邊界、技術要素、發展方向、實施步驟、內涵及外延給出詳細解答,基于IBM可持續計算的技術和實踐經驗,賦能企業融入可持續發展大局。"
以綠為徑,與企業共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藍皮報告指出,狹義的可持續計算,以新材料、新技術等科技創新為驅動力,以技術與平臺、基礎設施在規劃、設計、開發、運行、維護、升級、廢棄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所有活動為重點環節,以優化清潔用能、提升計算水平,保障不間斷服務、快速響應攻擊等為目標的計算模式。而廣的可持續計算,是以環境友好為目標,以IT軟硬件、配套設施及業務應用為要素,實現全局綠色、高效、可靠、安全的計算模式。
作為可持續計算的重要實施主體,企業和機構需要將可持續計算的概念、技術內涵和評價體系貫徹到其整體業務的轉型發展中,以實現綠色發展、強化競爭優勢。基于此,本藍皮報告針對可持續計算的應用和實施提出了完整的實施階段、路徑和方案。
藍皮報告指出,企業和機構可持續計算的實施可分為"合規、優化、轉型、引領"四個階段,從規章制度、組織架構、流程管理、人才培養、風險管理及信息披露六個維度提出要求,幫助企業和機構定位可持續計算發展所處階段。完成可持續計算現狀和問題的評估后,企業則需要制定可落地、可執行的實施路徑,包括:結合企業數字化戰略制定適合自身的可持續計算實施路徑;采用創新方法論,在企業內加速將可持續計算落地實施;以及建立以績效為抓手的可持續計算落實機制。
為驗證可持續計算的可行性與價值,中國信通院與IBM共同落地實施了全層級可持續計算方案,不僅包含實現可持續計算功能的環境基礎設施、IT基礎設施、混合云技術與平臺及業務應用,也包含實現可持續計算綠色低碳、便捷高效、穩定可靠、安全合規等特性的全層級可持續指標監控與智能管理系統。
目前,IBM已參與該方案在某數據中心的初步實施,并取得初步成效:電能使用效率(PUE)降低0.13、能耗與碳排放減少12.5%、運營成本降低15%。具體而言,該數據中心在應用性能管理上實現了問題自診斷、自修復,快速定位業務響應速度異常的根本原因,幫助開發人員優化應用代碼,提高整體效率。其使用的資源管理工具在不影響業務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提高了磁盤空間效率,平衡工作負載。智能作業調度器則提供了多種智能調度策略, 幫助該數據中心自動匹配階梯電價,實現削峰填谷,降低同樣集群吞吐量下的用能成本。
結語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以數字化引領綠色化,以綠色化帶動數字化",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發展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底座,數字基礎設施的綠色化已是大勢所趨,明確的、可落地的可持續計算方案將有力地推動行業和社會的綠色發展。
可以預見,可持續計算發展將在未來持續進行技術攻堅,推動建立健全的可持續計算標準體系,引導各領域快速實現落地應用。同時,可持續計算將從業務應用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讓可持續發展與數字化轉型有機結合,賦能企業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關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及泰爾系統實驗室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始建于 1957年,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科研事業單位。中國信通院始終秉持"國家高端專業智庫 產業創新發展平臺"的發展定位和"厚德實學 興業致遠"的核心文化價值理念,在行業發展的重大戰略、規劃、政策、標準和測試認證等方面發揮了有力支撐作用,為中國通信業跨越式發展和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壯大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中國信通院泰爾系統實驗室成立于2014年1月1日,貫徹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堅持市場導向和問題導向,以創新求突破"的發展理念,心懷"國之大者",扎實做好政府支撐、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安全保障等方面工作,立足電子信息通信領域,服務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鼎力支撐國家建設質量強國、網絡強國、制造強國、數字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為社會各行業提供技術咨詢、平臺運行及檢測認證等全鏈條服務。
關于IBM
IBM 是全球領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業服務提供商,幫助超過 175 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從其擁有的數據中獲取商業洞察,簡化業務流程,降低成本,并獲得行業競爭優勢。金融服務、電信和醫療健康等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超過 4000家政府和企業實體依靠 IBM 混合云平臺和 Red Hat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實現數字化轉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行業云解決方案和企業服務方面的突破性創新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了開放和靈活的選擇。對企業誠信、透明治理、社會責任、包容文化和服務精神的長期承諾是 IBM 業務發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www.ibm.com/cn-zh。
IBM媒體聯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