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011年1月11日電 /美通社亞洲/ -- 1月8日,由《北大商業評論》雜志社、中國管理案例聯合中心聯合主辦的以“大轉型時代的管理創新”為主題的第四屆管理學院獎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會上,雷士照明、蘇寧電器、中國民生銀行、安利(中國)等來自國內各個領域的杰出企業榮獲第四屆中國管理學院獎。雷士照明憑借“否定之否定的渠道創新模式”案例榮獲極具分量的“管理學院獎”。
2006年,《北大商業評論》雜志社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中國管理學院獎”評選,旨在尋找中國最優管理實踐,打造本土較佳學習標桿。作為學術界和企業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獎項,其評審團集聚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明尼蘇達大學等國內外著名學府的專家教授,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與權威性。
此次評選活動以“大轉型時代的管理創新”為主題,評委會表示,很多企業在數十年的發展中,“穩健”是第一特征,“創新”則成為企業的一種基因和習慣,雷士照明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專家評委會在頒獎詞中寫道:“渠道為王是企業中國式生存的真實寫照。相對于中國廣袤的市場,渠道的精耕細作讓生產力得以變現。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誰擁有了渠道,誰就獲得了生命的源泉。雷士通過在渠道建設上不斷對“舊我”進行否定和重建,不斷以“新我”來挑戰和強化“舊我”,繼續在不斷在渠道尋求突破,創造新優勢。”
雷士照明于1998年年底成立,當時照明市場在中國才剛剛興起。飛利浦、歐司朗、松下等跨國照明行業巨頭剛進入中國,占據著大部分的中高端市場;本土企業大都處于草創階段,產品技術含量低,規模普遍偏小,老板們大都在“前店后廠”式的店門口坐等顧客上門。雷士如果延續“坐商”思維,必然會陷入低端市場的產品同質化紅海中;如果與跨國照明巨頭直接進行品牌或產品競爭,無異于以卵擊石。
建立自身的渠道網絡,依靠渠道將品牌推向消費群和最終用戶,并帶給消費群和最終用戶品牌體驗,這成為了雷士的成長戰略。雷士通過“否定之否定”的不斷創新 -- 從開行業之先創建品牌專賣店;到突圍專賣店紅海向上搭建運營中心、向下開發設計師資源等;把設計師變成銷售渠道,到設計師資源逐漸顯性化開發的品牌連鎖業務,以及正在醞釀的重點面向農村和小城鎮市場的“制造連鎖”模式;雷士在渠道建設上不斷對“舊我”進行否定和重建,不斷以“新我”來挑戰和強化“舊我”,從而在“否定之否定”的營銷軌跡中獲得了動態而持續的競爭優勢。
如今雷士在全國擁有36家運營中心、2600多家品牌專賣店,擁有中國照明企業最為完善的渠道網絡,在全國絕大多數區域,雷士的運營中心均成為當地的領頭羊。得力于雷士渠道成功開拓,業績實力不斷增強,雷士照明無論從研發能力、產品設計能力、制造能力,還是承接大工程的能力而言,都具有突出的領先優勢。頻頻中標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等世界級照明工程,其中在北京奧運會照明設施競標項目里成為中標金額較大、中標項目最多、產品應用最廣的本土照明企業,為中國照明企業拔得頭籌。繼成功引進國際資本軟銀富賽、高盛的投資后,2010年5月20日,雷士成功在香港主板市場,進一步向世界品牌大企業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