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7月3日 /美通社/ -- 近年來,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普及,開創了醫院信息化的新局面,而"智慧醫療"作為一新概念,逐漸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趨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為華東單體最大的醫院,在集團化建設中,制定了"人、財、物、信息和管理統一"的方針,并以實現集團內的統一管控、醫療資源的統一調配、信息共享及業務協同為目標,攜手浪潮共同打造開放共享的醫療數字化平臺,助力中國科大附一院共筑數字化底座,樹立醫療數字化新標桿。
完善醫院信息化建設是目前醫療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對醫療行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伴隨著醫療行業的發展,信息化建設也為醫院的業務管理等提供了便利。近年來,我國圍繞"大病不出省"的目標,加快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國科大附一院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融入醫療服務,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全力推進智慧醫院建設。
華東地區"最大"醫院,規模化發展帶來信息化建設新挑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又稱"安徽省立醫院")(簡稱"中國科大附一院")醫院前身為合肥基督醫院,始建于1898年,歷經風雨洗禮,已發展成為一所設備先進、專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省級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作為全省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在國家衛健委新一輪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位于全國第24位,等級A+,四級手術總量位于全國第4,目前在建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具有較強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引領全省國家級高水平醫院建設。
從2019年開始,我國啟動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計劃,定位是擴大國家頂級的優質醫療資源,建立高水平醫院的分中心,解決百姓就醫難題,緩解異地就醫現象。2020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與上海六院簽署合作共建醫院協議,依托該院建設運營上海六院安徽醫院(中科大附一院北區),并以此為載體,共建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這也成為第二個落地安徽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中國科大附一院在信息智能化領域,攜手一批國內優秀的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的優秀企業,打造了基于智能化平臺的智慧醫院新模式,為患者提供多重便利服務,高效支撐"醫教研",便捷服務"醫患管",智慧管理"人財物"。
隨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對集團內外部信息資源進行深度整合和廣泛利用,實現多方、跨部門的業務協同監管和統一運維,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支撐流程優化和效率提升,滿足多級云架構多個業務與醫療科研系統云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度需求。為實現該目標,該醫院急需將集團各院區獨立的臨床信息系統、醫療服務系統、綜合運營及管理信息系統等實現互聯。
浪潮以超融合之力打造數字醫療新基座
當前,各大醫院進行業務系統轉型已經逐步進入建設數據集成平臺和大數據醫療分析等業務系統的時期。面對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系統高性能穩定運行、業務快速部署、減少重復性設備投入和靈活擴展等需求,超融合實現了一套軟件加通用硬件解決 T 基礎架構體系化難題,通過創新技術改造傳統 T 形態,讓數據中心更簡單、更敏捷、更強大,能夠高效支撐醫院目前形成的綜合性多功能醫療信息化服務體系,從而為醫院下一步進行智慧醫療業務轉型構筑堅實的 IT 基礎,可以極大的保障醫院在新醫療環境下的業務發展需求。
浪潮作為該院數據中心的產品供應商,為其打造云平臺應對醫療數字化基礎設施資源需求,浪潮憑借多年云平臺建設經驗,通過浪潮超融合InCloud Rail為醫院構建云計算資源池基座,實現計算、存儲、網絡的融合,構建統一計算資源池、網絡資源池和存儲資源池,實現基礎設施資源的動態調度、彈性交付、靈活擴展,為醫療應用提供按需、彈性的虛擬化資源支撐。為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打造了開放共享的醫療數字化平臺。
多級云架構可以滿足醫院多個醫療科研課題實驗室云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度,整體運維復雜度降低60%,讓科研人員專注醫療科研業務創新;全局分布式SDN+智能網卡的網絡架構滿足超融合/裸金屬/GPU服務器等的高帶寬、高負載、低成本的網絡建設需求,網絡傳輸性能達到傳統集中式SDN的8倍以上,數據中心總體擁有成本(TCO)降低30%。
以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為核心的智慧醫院建設已從趨勢逐漸成為現實,浪潮云海超融合助力醫院打造的數字醫療"新范式",為智慧醫療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借鑒的同時,切實將便捷就醫服務落到實處。未來,浪潮云海將持續面向多場景為智慧化、現代化醫院賦能,構筑堅實的數字醫療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