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23年8月14日 /美通社/ -- 8月13日,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2023(第二十三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在廣州舉行。此次年會以“涌現”為主題,上百位企業家、投資人、創業者齊聚現場,圍繞科技創新和商業變革、大模型重構商業范式、擁抱新經濟周期等多個熱點話題進行探討。
廣州市南沙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勇,《中國企業家》雜志社社長鐘云華發表了開幕致辭。
會上,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侯孝海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消費從經濟型、規模型開始向質量型、價值型迅猛發展。過去以規模取勝,以價格戰獲得市場份額,以快速投資獲得快速回報;伴隨消費升級,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高質量、高價值,追求個性化、價值化、品牌化的時代,再用過去的模式去做產業、做產品、做消費,已經不好使了。
科技創新、大模型也是此次年會關注的重點。百川智能創始人、CEO王小川認為,2023年是大模型發展的元年,人類從信息時代走向智能時代,走入新的快車道。大模型和移動電話、互聯網一樣,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最近幾年,科技也成為創投機構的投資熱土。達晨財智執行合伙人、總裁肖冰直言,硬科技將成為主要賽道,硬科技是中國唯一有機會的方向。他表示,中國未來最確定的增長機會就是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以前的投資,算財務模型、看商業模式就可以,現在要投向國家急需、重點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產業,這樣才有大機會。在他看來,未來投資的重點:一是圍繞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補短板,如半導體行業;二是圍繞國家安全去投資,所謂的安全是大安全的范疇,包括產業鏈的安全、能源安全。
經濟學家、澤平宏觀創始人任澤平則分別從長期和短期兩個維度介紹了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他表示,過去四十多年中,中國GDP年均增速在9%以上,去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中國經濟過去的高速增長主要受益于三大紅利 -- 全球化紅利、人口紅利及改革紅利。現在這三大紅利變成了三大挑戰 -- 全球化變成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加速到來;改革進入深水區。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中國的發展戰略正做出重大的調整,推動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此次論壇還圍繞“大模型重構商業模式”“新消費下半場,中國品牌崛起的硬核實力”“生而全球化”等前沿的熱點話題,設置了多場對話和精彩論壇。上百位企業家、學者、創業者、投資者、作家分享了最新的前沿思考和最佳實踐,并展開深度交流。
在當晚舉辦的2023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未來盛典上,2023年“未來之星 -- 年度21家高成長性創新公司”名單揭曉。清陶能源、摩爾線程、艾博生物、追覓科技、豐巢科技等21家來自智能駕駛、生物醫藥、芯片、新消費和新能源等前沿領域的“新星”入選。同時,在未來盛典上還公布了2023年度新銳100、大模型新銳9名單,現場邀請了新銳100中30家公司的創始人及聯合創始人參加了“未來盛典”,并領取了屬于自己的這份榮耀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