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8月30日 /美通社/ -- 2023年8月18日上午,由中華醫學會雜志社指南與標準研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指南實施與知識轉化合作中心主辦的"2023 STAR醫學指南發展研討會"在蘭州大學逸夫科學館召開。會上公布了2022年度中國指南/共識科學性、透明性和適用性評級工具(STAR)的綜合評級結果,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牽頭,陸道培醫院檢驗科王卉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檢驗科劉貴建主任擔任通訊作者,組織國內眾多專家編寫的《流式細胞術在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治療相關檢驗中的應用專家共識》在本次評級中獲評為檢驗醫學專科最佳指南/共識獎。
共識簡介
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細胞免疫治療是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一個舉世矚目的重大成果,尤其是CD19-CAR-T細胞免疫治療難治復發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獲得了90%左右的緩解率,單獨使用或者橋接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均極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完全緩解率和生存率;CAR-T細胞免疫治療其他類型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以及實體瘤也在不斷探索并取得巨大進步。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在CAR-T細胞免疫治療相關檢驗的每個步驟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項免疫治療,CAR-T細胞免疫治療相關檢驗中涉及的FCM與臨床常規不同,體現在靶點評估需要精確設門并且同時關注正常細胞的表達,CAR-T細胞免疫治療后微小殘留病(minimal/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MRD)需要考慮靶點丟失以及輸入的CAR-T細胞影響,而CAR表達細胞比例和數量的檢測以及免疫相關檢測均缺乏規范化,給臨床工作帶來不確定性等。為了能使更多相關領域的科研、臨床和實驗室檢測人員認識FCM在CAR-T細胞免疫治療中的作用和注意事項,規范在每項檢驗中的實驗方案和技術操作,進一步促進其在CAR-T細胞免疫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委托王卉主任和劉貴建主任組織眾多行業內著名專家,結合文獻學習和多家醫療機構的臨床工作實踐制定了本專家共識。希望給臨床醫師提供快速、準確的報告,從而讓患者盡早獲得精確診斷和適當治療。
2021年中華醫學會雜志社指南與標準研究中心聯合世界衛生組織指南實施與知識轉化合作中心,針對現有臨床實踐指南評價方法和工具的條目覆蓋面不足、驗證不充分、維度單一和評價工作量大等問題,組建了指南科學性(Scientificity)、透明性(Transparency)和適用性(Applicability)的評級(Rankings)(簡稱"STAR")工作組,研發了全面的"STAR"評級工具。2022年,STAR工作組對醫學期刊發表的334篇中國指南和1143篇中國共識進行了評價,旨在幫助臨床醫務工作者有效遴選和使用高質量指南和共識,促進中國指南和共識質量的提高。
專家介紹
王卉主任陸道培醫療集團(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北京陸道培醫院、北京陸道培血液病醫院)檢驗科副主任(副院長級)、流式細胞室主任,北京陸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副院長,信納克CAP認證實驗室主任。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流式細胞分析診斷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檢驗學會副會長,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醫學檢驗質量管理專業委員會流式與細胞鑒定質量管理學組副主委,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血液委員會常委,中國臨床流式聯盟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學組委員,中國血液免疫學會流式學組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細胞分析專委會委員,北京細胞生物學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第一屆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造血與淋巴組織腫瘤檢驗醫學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等多個學會委員。
從事流式細胞術檢測22年,獨立簽發60余萬臨床報告,每個月標本中40%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疑難會診病例。取得8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獲得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證書,2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專利,3項作品登記。第一執筆人和通訊作者主持撰寫專家共識3篇,參與編寫了4項行業專家共識。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和國家核心期刊文章30余篇。參與編寫文章近百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國際著名學術會議展示成果40篇。參與編寫專業書籍10余本,其中1本英文書籍。
累計在全國和各省市學術會議上講座1000余場,足跡遍布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中國臺灣);累計接收進修醫200名,來自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中國臺灣)。每年舉辦盛大的陸道培醫療集團流式細胞術臨床應用與新進展學習班,參與者來自全國30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