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2023年9月19日 /美通社/ -- 目前,在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國內數據庫行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達夢數據連續數年保持中國數據庫管理系統市場占有率前列地位,成為當之無愧的國產數據庫行業領軍者。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達夢數據為何能夠長期保持市場優勢?下面來聽達夢數據副總經理徐鋼是怎么理解的。
一、堅持自主研發技術路線
達夢數據最為核心的優勢,是始終堅持原始創新、獨立研發的技術路線,因為"做中國人自己的數據庫"這個信念,一直被達夢數據視為不可動搖的初心與使命。早在1988年,達夢數據創始人馮裕才就帶領團隊,做出了我國首個擁有自主版權的國產數據庫管理系統原型CRDS。自2000年公司成立至今,達夢數據的產品歷經了從DM3到DM8的迭代,但不管技術如何演講產品如何更新,"自主研發"的原則從未改變。目前,達夢數據在全國形成了上海、武漢、北京、蘇州、成都、重慶六大研發中心,擁有主要產品全部核心源代碼的自主知識產權。除大型通用關系型數據庫外,達夢數據還布局了大數據、圖數據庫、緩存數據庫、數據庫一體機等領域。
自主研發的技術路線,使達夢的數據庫產品安全、強大、靈活,不僅得到了黨政機關、能源、航空等領域的信任,還得到了金融、電信等大量企業級用戶的認可,在信創政策到來之際,迅速抓住機遇。
二、用戶需求驅動研發方向
在數據庫行業,有這樣一個共識:好產品是用出來的。達夢數據的產品能夠贏得市場青睞,歸根結底是大量用戶的選擇,因此,達夢數據的研發,有著明顯的用戶需求驅動特點。
以廣受外界關注的達夢數據共享集群DMDSC為例,這款產品的推出正是源于用戶需求。"共享存儲集群"這項技術的難度,業內人士都很清楚,它被稱為商業數據庫的技術皇冠,在核心領域占比超60%。但在達夢數據推出DSC以前,這項技術對于國內來說是個"卡脖子"難題,因為全球只有一家國外數據庫廠商掌握。而共享存儲集群技術之所以這么難,在于它不只是"集群件",而是與數據庫內核架構關系密切,需要對數據庫內核做適應性設計和改造。
達夢對共享存儲集群技術的突圍,根植于用戶的需要。2008年起,達夢開始服務于國家電網調度中心,國家電網曾建議達夢應盡快研發出共享集群,因為他們的調度系統很需要,并表示當時的高可用方案只是過渡;此外,湖北省公安廳也曾鼓勵達夢:"你們共享集群做出來以后,可以先到我們這來用。"中國航信也在與達夢合作的過程中,對達夢的共享集群提出完善建議。
在實踐中,達夢數據的共享存儲集群技術反復迭代,并不斷走向成熟。如今,DMDSC的切換時間已經從分鐘級提升到10秒級,事務吞吐量達到 10W+/秒,sql 達到200w+/秒。歷經十多年的研發投入,達夢數據終于攻克共享存儲集群技術,打破了國外產品在這片高端市場的獨占地位,成為全球第二家掌握數據共享存儲技術的企業。
三、精準把握用戶工程需求
基于用戶需求將產品研發出來后,下一步是在工程實施中得到檢驗,這中間同樣需要精準把握用戶的核心需求。而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工程的核心需求是降低成本和控制風險。
數據庫項目實施中,用戶的成本包括用戶學習成本、系統遷移成本、使用維護成本等。例如,從國外數據庫遷移至國產數據庫,原來習慣于使用國外數據庫的用戶,現在需要重新學習掌握國產數據庫的知識。因此,達夢數據庫依據工業標準,從接口、語法、原理、邏輯、運維等各個層面,全面提升與用戶原有數據庫的兼容性,并針對現有主流解決方案提供對等的軟件替換能力,讓用戶在已經成形的技術習慣和生態中使用達夢的產品,最大化地降低用戶成本。
與此同時,為了控制數據庫系統的遷移風險,達夢數據支持在線遷移和雙軌并行,其中在線遷移能夠在不停機的狀態下完成遷移,降低用戶切換窗口的代價,對于金融、運營商等實時交易量大的用戶而言非常重要。而雙軌并行能夠有效控制風險,必要時能隨時切換回老系統,確保替換過程中業務不中斷,上層用戶無感知。
此外,對于用戶原庫的系統組件,達夢數據均具備對等軟件組件替換能力,從而有效降低解決方案架構規劃風險。通過將產品和組件融會貫通,達夢還能為用戶打造50公里級、1000公里級數據容災,以及兩地三中心容災解決方案。
四、"集中式"與"分布式"兩翼齊飛
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數據庫領域的新趨勢不斷出現:分布式、HTAP、云數據庫、人工智能……其中,業界討論度最高的是分布式。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架構,分布式的主要優勢在于系統規模易于擴展,具有良好的異地容災能力,但缺點也非常突出,比如高級功能支持困難,事務一致性較差等。與分布式對應的是集中式,它有著豐富的功能和接口,具有良好的生態基礎,但性能上限提升困難。因此,結合架構特點,分布式適用于的業務場景包括:有極高并發負載需求、普遍達到"專家級"的業務系統開發團隊、有充分的硬件設備投入預算、對業務系統的技術路線有充分話語權、不關注事務特性和數據強一致性、"運維保障"密集型業務模式。除以上場景外,均是集中式數據庫更具備優勢。
在達夢數據看來,分布式與集中式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只是由于技術路線不同,適用的場景有所不同。因此,達夢的技術發展路線是"集中式"與"分布式"兩翼齊飛,主張在合適的場景應用合適的技術。
比如,針對典型的"強事務"需求場景,達夢有新一代大型通用關系型數據庫DM8,它全面支持 SQL 標準和主流編程語言接口/開發框架,在兼顧 OLAP 和 OLTP 的同時,滿足 HTAP 混合應用場景。而針對數據量大且高并發的需求,達夢有新一代分布式數據庫DMDPC,適用于金融科技、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場景,可極致擴展,存儲隨需擴容。
五、豐富的行業應用場景
憑借安全、穩定、靈活的產品特性,達夢數據庫受到了眾多用戶的青睞,在能源、金融、電信、交通、石油等多個行業得到應用。在能源領域,達夢已經持續深耕15年,目前在國家電網調控云占比超90%,在D5000等領域市場占比超80%;在電信領域,達夢一套分布式系統DMDPC替換了福建移動原來的兩套國外數據庫系統,且性能較原系統提升接近50%;在金融領域,達夢從郵件、OA系統入手,逐步深入到一般業務系統和核心業務系統,實現從邊緣到核心的遞進。目前,達夢已經服務了包括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中信證券、湖北銀行等在內的200多家金融客戶。
六、良好的技術"服務+生態"體系
數據庫產品的競爭力,與其技術生態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密不可分。
在技術服務體系方面,達夢打造了國內數據庫行業規模最大、覆蓋全國的原廠服務網絡,建立了"線上+線下" 矩陣式覆蓋的技術支持保障體系,能夠為用戶提供數據庫咨詢、設計、研發、測試、運維及解決方案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在技術生態體系方面,根據近3年統計數據,達夢累計培訓了3000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以及5000多家企業,頒布10000多份專業認證證書,在為國內數據庫培養更多優秀技術人才的同時,也為達夢構建了堅實的技術生態體系。
作為國產數據庫行業的先行者,達夢數據已經在國產數據庫逐夢路上探索了40余年,這中間不斷給予達夢力量的,有初心、有責任、有使命,更有來自市場的認可。面向未來,達夢的愿景是"打造中國的世界級數據庫品牌",真正實現數據庫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