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近日,北京凱文德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凱文教育")發布通知,任命管剛為北京凱文德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凱文教育")副總經理。管剛此前擔任凱文教育旗下職業教育公司——海科職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此次人事任命體現了凱文教育對現代職業教育服務板塊的投入力度持續加強。
對于管剛這個名字,凱文教育的關注者們或職業教育的業內人士可能并不陌生。
去年3月,凱文教育駛入職業教育新賽道,開始在職教領域開疆拓土。目前,旗下海科職教所提供的現代職業教育服務已經成為新的發展動能,和優質國際教育服務、高品質素質教育服務一起,并肩成為凱文教育的三大主營業務。
而自從去年10月任職海科職教總經理以來,不到一年的時間,管剛帶領團隊在職教領域的業務開拓、生態建設與組織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目前,海科職教發展情況如何?站在職業生涯新的起點,對于海科職教行穩致遠有何思考與規劃?帶著這些問題,凱文教育采訪了管剛。
01.產教融合,
串聯職業生涯的關鍵詞
管剛畢業于清華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大學畢業以來,串聯他18年職業生涯的關鍵詞非常鮮明——產教融合,覆蓋的具體領域包括新工科、新商科專業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數字化教育平臺及資源建設,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以及企業技術與人才生態建設。
在產教融合領域,豐富的工作履歷賦予了他多重 "身份":
作為職業經理人,在加入凱文教育之前,他曾先后供職于微軟亞洲研究院、英特爾、阿里巴巴、騰訊等多家大型 IT 及互聯網企業,更有在某職教領域獨角獸企業的 6 年創業公司高管經歷。
作為專家顧問,他擔任著教育部普通高校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綜合性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創新校企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理事等職務。
作為青年導師,他曾是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全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國賽、省賽、校賽評委,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顧問委員會委員,并在多所高校擔任創業教育導師及客座教授。
一個人在職業生涯收獲多種"身份"不難,難的是,聚焦同一領域并將每一種"身份"都做到優秀。管剛做到了。
02.借助先發優勢,
海科數智品牌嶄露頭角
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優勢。基于在產教融合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在打造現代職業教育服務方面相同的愿景,去年10月,管剛加入凱文教育擔任海科職教總經理。
在剛加入凱文教育不久的一次訪談中,管剛曾介紹過自己對于海科職教發展的思路。他提到,凱文教育作為海國投旗下的一級子公司,擁有雄厚的國資背景以及海淀區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區位優勢。借助這樣的先發優勢,海科職教選擇先從新科技領域切入,而為了凸顯新科技特色,海科職教專門打造了"海科數智"(HAIKE DI)品牌。
除了新科技,在管剛對海科職教的規劃中,還有新區域、新主題。其中新區域是指合作區域首選職業教育所需的新興產業資源欠發達地區;新主題則是指緊貼教育部和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針對職業教育發布的建設新規劃。
管剛認為,在產業資源不夠豐富區域的職業學校目前對產教融合有更強的需要,"我們將發揮自身優勢,以推進教育資源均衡、教育公平為己任,通過與合作院校建設高水平專業群,培養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多元化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從而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一年來,在他的帶領下,海科職教開疆拓土,海科數智品牌在行業嶄露頭角,取得了一系列成績。
在業務開拓上,海科職教已累計與北京、山東、河南、內蒙古、四川、湖南等省市自治區的十余所中職、高職、本科院校簽約,開展產業學院、專業共建、職業培訓、教育數字化、國際教育等多種形態合作。
在生態建設上,海科職教已與百度、騰訊為代表的多家產業公司以及教育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海科職教成為國家一級學術團體中國計算機學會企業會員,并獲得 3A 級信用企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等認證。
在組織發展上,海科職教通過吸納來自多家產教融合領域公司的行業人才,已經完成了銷售、咨詢轉化、教研教學、交付運營等主要崗位的人員搭建。
03.新的起點,
以能力建設提升"內核"
談及業務開拓方向,管剛表示,海科職教將依托產業學院共建、職教短期培訓和教育數字化,進行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和教育科技三個方向的開拓,最終目標是以人才供給和技術服務,服務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下一步,海科職教還將充分發揮凱文在國際教育方面的資源稟賦,與高校開展師生留學服務、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等方面的國際教育業務。
他分享了海科職教未來三年的總體規劃。從多點布局、模型驗證、能力建設,到夯實平臺、積淀內容、標準服務,再到規模擴張、產業整合、第二曲線,層層遞進,體現了管剛"堅持穩扎穩打,做市場需要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的思路。
如今,在第一年的規劃中,業務布局和業務模型已經展開和建立,作為"內核"的能力建設也在有條不紊地展開。
關于能力建設,管剛認為,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實現"同頻共振"的效果,建好專業、課程、教材、師資隊伍和實訓基地缺一不可,也是支持業務不斷開拓的動力之源。過去,他曾主導建設了服務于專業建設的智慧學習平臺,收獲技術創新類嘉獎。帶領團隊研發了產教融合系列教材,獲得出版和廣泛應用。產業學院方面,他帶領團隊推動了與多所高校合作的產業學院落地,獲得省級示范性產業學院或特色學院。并且,基于產出導向的教育理念,他帶領團隊制定了教學研發標準,依據標準全面升級教學運營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并部署應用于深度合作的高校里。可以說,對于產教融合全流程全要素規劃、建設、實施、把控和提升,他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充足的信心。
在管剛關于能力建設的表述中, "團隊"是被頻繁提到的詞匯。作為一個具有成長型思維的管理者,在他看來,團隊是"內核"能力建設最為關鍵的部分。在管剛的主導下,海科職教團隊廣納人才,不但迅速形成了以業務、產品、運營和市場幾個條線為主的架構,還利用自身對于管理崗培訓體系建設、各崗位能力模型塑造的豐富經驗,定期開展團隊賦能相關培訓。
04.同心協力,
海科職教逐夢前行
管剛的運營理念,得到了團隊成員的一致認可和支持。
作為在產教融合領域工作了16年的"老兵",海科數智產業學院院長肖堯表示,"高度認同管老師打造海科數智品牌的理念和方向"。
他說,《"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數字經濟的創新驅動本質是人才驅動,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產業化,關鍵都在人才。如今,新興數字技術人才短缺已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在管老師的推動下,海科數智相繼與字節跳動、百度、騰訊、啟明星辰等優質企業達成科技產業生態合作,探索共創產學研一體的、"四鏈"融合的新興數字技術人才培養創新體系與生態圈,布局數字經濟科技領域上下游產業鏈,為區域經濟、產業、教育、企業培養高素質人才賦能。
相較于肖堯,海科職教業務助理崔茜則是一位新人。她認為,"管老師是一個很細心的人,也是一個善于賦能團隊的管理者"。
據崔茜介紹,當前,海科職教的業務比較繁忙,大家不免有疲憊的時候。"管老師總是能很精準地發現每個人的疲憊和煩惱,并及時和大家交流聊天。雖然不知道他都對每個人聊了什么,但是你會發現每個人聊完以后狀態是有變化的。管老師對我這個新人‘小白'非常包容,也非常愿意教我,他經常說要勇于嘗試,工作中遇到困難或者有什么不會的、想學的要多和同事們探討。"
如今,新的角色,更高的起點,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期望海科職教團隊在管剛的帶領下,在職業教育新藍海行穩致遠,不斷取得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