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已隆重閉幕,十五個比賽日留下了無數精彩的瞬間:開幕式數字火炬手點燃主火炬、男女100米接力賽的激情澎湃、"時間孤勇者"丘索維金娜的堅持、圍棋選手柯潔淚灑賽場……
作為亞洲水平最高的綜合型運動會,本屆杭州亞運會競技水平再上一個臺階之時,場館建設、賽事保障、文化活動、創新理念也展現出極高水準。其中,浙江氣象部門以"一館一策"的精準氣象服務堪稱"幕后守護者",為賽事有序進行保駕護航。
眾所周知,天氣向來是"風云莫測",有時候比賽場館附近上空的一個流云團生成,都可能對賽事帶來影響,可以說,精準氣象服務就是大型運動會賽事的"定心丸",更是運動會主辦方高水平服務保障的體現,杭州亞運會建成了包含氣象服務保障與應急方案體系、亞運會天氣精密檢測與精準預報體系和全方位、精細化的精準天氣服務,這背后是浙江氣象部門對海量氣象數據的采、存、管、用,以各種比賽場館為業務場景,通過監測設備收集海量氣象數據,再以數據要素為牽引,利用先進的數據基礎設施對海量的數據要素進行存儲、分析和管理,并形成多種氣象服務產品,最終為賽事場館提供精準的氣象服務。
氣象數據挑戰不容小覷
杭州亞運會"一館一策"的精準氣象服務,充分彰顯了數據要素的價值所在。氣象模擬與預測需要海量觀測數據進行建模分析,數據量越大模型預測越精準的工作原理,決定了氣象模擬與預測需要采集巨量、多維度的數據,并不斷迭代氣候模擬的模型,從海量數據中分析和預測未來氣象趨勢。對于杭州亞運會而言,收集到的數據越全面、越豐富,分析處理越快,意味著氣象模型可以通過不斷訓練與優化,為賽事場館提供"百米級、分鐘級"預報的精準氣象服務,而這也讓數據存儲基礎設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一、溫度、濕度、暑熱壓力等氣象數據屬于典型的時空分布上的多源數據類型,來自于垂直廓線雷達、千島湖上的浮標監測船、桐廬馬術場上的舒適度監測站等立體組網設備和衛星遙感觀測等,同時需要對接國家氣象大數據云平臺"天擎",這些多源異構海量數據在數據類型、數據精度、相關性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在帶寬、IOPS、時延、并發度等數據存儲指標上需求大不同,需要數據存儲設備在支持多節點自主組網、快速接入、安全傳輸的基礎上,具備將這些多源異構的觀測數據融合處理、共享及高效自由流動的能力。
二、"一館一策"的精準氣象服務意味著需要提供"百米級、分鐘級"預報,對于氣象數據的分析與處理的實時性要求極高,浙江氣象部門在對氣象大數據云平臺系統中的數據分析時,在保障7×24小時不間斷穩定運行同時,需要對海量數據作高速并發處理,原始數據與加工數據處理低延時,給數據基礎設施的存儲性能帶來極大挑戰。
三、氣象服務時間跨度持續時間長,人群使用廣泛,對于數據基礎設施的穩定性、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杭州亞運會的數智氣象服務系統,支持20余個氣象應用場景并接入100多個應用端,在賽事期間需要持續提供多項精準氣候服務,數據基礎設施必須在可靠性和穩定性上有保障,一旦宕機就容易造成精準氣象服務的中斷。
浪潮信息存儲底座
筑基精準氣象 釋放數據潛能
浪潮信息服務浙江氣象部門以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數據存儲底座,支撐數智氣象服務系統以全方位、精細化、可視化的氣象服務,為亞運健兒賽場馳騁提供百米級、分鐘級精準氣象預報。
浙江氣象部門先進的數據基礎設施已經在亞運會期間小試牛刀。在9月16日的亞運村正式開村上,原定9時舉行,但氣象逐小時精細化預報顯示活動當天上午陰有小到中雨;為此,在持續一上午的降雨預報中找出降水間歇就至關重要。亞運氣象臺綜合分析亞運氣象微站、城市冠層氣象站等多維度數據,快速預判出"9時30分至10時左右有降水間歇",將原定9時啟動的開村儀式推遲到9時30分開始。當天的真實情況與預報溫和,9時20分左右,亞運村附近開始雨停并轉陰,數據的快速分析能力和"百米級、分鐘級"預報為亞運村開村儀式順利舉行發揮關鍵作用。
"一館一策"的精準氣象服務無疑是本屆科技亞運的一個縮影,運動員每一次高水平的發揮和場內外觀眾每一次歡呼都離不開精準氣象服務的默默守候。隨著亞運會精彩落幕,精準氣象服務也完成了它階段性的使命。面向未來,數字中國建設走向深入,精準氣象服務和背后的數據基礎設施也必然會發揮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