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近期,立邦中國接受新華網采訪,報道全文如下:
近期,立邦攜手中國知名色彩專家宋建明及北斗星色彩團隊,深度挖掘中國家居色彩需求,發布了《2024中國流行色彩趨勢》。基于全面的色彩調研以及對時代潮流的洞察,推出了年度主推色“奇想世界”,通過充滿能量感的橙色為家居日常提供了新的生機。
日前,立邦中國TUC事業群總裁孫榮隆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立邦進入中國31年,在色彩研究方面始終一步一個腳印,在保持對色彩趨勢追求的同時,助力消費者刷新美好生活空間。
“作為一家企業,立邦中國很早就開始對色彩應用數據做跟蹤、梳理和總結,并建構成色彩體系是難能可貴的。”宋建明對新華網說,立邦對于色彩數據的理解、把控很具前瞻性。
專注色彩研究 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并使用色彩
“1992年立邦進入中國,當時國內墻面以白色為主,色彩選擇還很少。”孫榮隆回憶說,1999年立邦推出電視廣告片(立邦蒙古篇)和戶外廣告(立邦小屁股篇),多彩的視覺沖擊與溫馨的畫面深入人心,漸漸地人們開始認識色彩,并意識到室內外空間其實完全可以多姿多彩。
孫榮隆介紹說,隨著消費者對色彩的需求逐漸多樣,1999年立邦中國推出了CCM自動調色機,以便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調色服務;如今立邦在中國已有約16000臺調色機,每天會收到5萬多條調色訊息。
基于豐富色彩運用數據的累積,立邦邁入了新的階段,希望能夠聯合專業的色彩團隊,深入研究中國文化特色、居民習慣,以及他們的色彩偏好,提供適合中國消費者、權威并專業的色彩趨勢。于是,立邦中國從2021年開始與國內知名色彩專家宋建明及北斗星色彩團隊合作,連續三年合作發布流行色彩趨勢,并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尤其是去年推出的“碎金黃”主題色,非常符合人們對未來的期望。
色彩與人,色彩與環境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么如何將色彩之美與應用場景進行連接、融合呢?對此,孫榮隆指出,色彩推廣落地需要有載體,以便消費者把色彩應用跟家居環境連接起來,這個載體就是設計師。所以,立邦中國獨家冠名了家裝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至今已10載。
在此期間,消費者的需求和審美亦不斷提升,就墻面美學來說,很多設計師從最開始的平面彩色墻面,逐漸加入年輕人喜歡的質感,以涂料去呈現大自然中的不同材質,比如用立邦魔術漆營造大理石、皮革、織物和金屬等質感的墻面,以搭配相應的室內外空間。通過設計為消費者帶來更加美好生活體驗的同時,也充分展示了涂料行業“以色換白,以質換色”的流行趨勢與變遷。
“通過《夢想改造家》節目,更多消費者對自己室內空間的色彩有了更多想象;同時我們每季度都會推出網紅色,當人們對不同色彩有需求,或想要了解哪些色彩被應用最多時,都可以從網上搜索并在線上線下買到相應顏色。”孫榮隆說,通過設計師與網絡的力量,更多的消費者開始了解和使用色彩了。
詮釋色彩背后的語言 助力中國色彩文化發展
“在一座建筑里,涂料所呈現的色彩空間往往是占比最大的。作為涂料企業,我們的使命是刷新美好生活空間,為實現這個使命,我們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孫榮隆說,既要通過調色機滿足消費者日益豐富的色彩需求,還要幫助消費者不斷加深對色彩的認知。
他進一步解釋說,消費者要的美好,既是對美好未來的愿景,也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隨著年輕消費者對內墻裝飾和生活空間有更多地追求,立邦中國去年推出了“碎金黃”,今年推出了“奇想世界”,嘗試透過色彩把其背后的語言注入到消費者生活的空間和環境。
“在家居環境空間的色彩運用方面,不同空間需求是不同的。以上班族為例,客廳或餐廳以沉穩的黑白灰為主色調,臥室則可以選擇溫暖的色調。”孫榮隆說,設計師會將不同色彩理念應用到展館和線下門店,消費者可沉浸式體驗相應場景。
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跟色彩有關的詩句數不勝數。“就像‘碧海青天夜夜心’雖只是一句詩詞,但詩人使用“碧”、“青”這樣的色彩來修飾天與海,帶我們進入詩詞的優雅情境之中,也引發我們對于美的無限遐想。就像詩詞的美要用色彩來表現一樣,室內空間也需要豐富的色彩。”孫榮隆說,對中國消費者而言,目前只是滿足了部分現實需求,讓中國人認可色彩趨勢,還需走很長的路。
事實上,立邦一直走在色彩推廣的路上,且不遺余力地向前推進。據孫榮隆介紹,自2009年以來,立邦積極利用色彩的力量,持續推出“為愛上色”項目,希望持續為世界帶去愛、色彩和歡樂。該項目最初在為偏遠地區的希望小學進行墻繪美化,已拓展至城市社區街道美化,如今已覆蓋中國百余個城市、鄉鎮。
立邦還開展了大學生美術支教活動,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從去年的“鄉村建筑”到今年的“中國傳統建筑”,鼓勵美術專業的大學生用立邦的色卡進行創作,探尋色彩的奧秘,同時把色彩之美的文化美育課程帶到鄉村。
此外,立邦還通過專業設計師的院校設計獎項,如立邦“未來之星”青年設計師大賽,來持續培養和激勵未來設計師,希望以他們為橋梁,將色彩廣泛應用和落地到各種空間中,給更多中國消費者帶去精“彩”。
建構色彩體系 立邦對色彩數據理解具有前瞻性
提起宋建明很多人或許并不熟悉,但他設計的色彩作品很多人應該都了解,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中國紅”、杭州城市色彩主旋律的“水墨淡彩”等。
作為中國美術學院前副院長、色彩研究所所長,自稱“好色之徒”的宋建明在談及立邦時指出,立邦非常注重家居、建筑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色彩研究。
宋建明直言,立邦中國對于色彩數據的理解和把控是具有前瞻性的;同時從數據建構方面,也可以看出立邦中國做了很多深層研究,包括色彩基礎體系、中國人的色彩感受性等研究。
宋建明介紹說,他與立邦中國合作已經超過三年了,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合作期間,雙方帶著各自的專業知識,進行了深入地交流與探討,從而不斷推出能夠滿足消費者色彩訴求的趨勢色。
“我帶領團隊參觀過立邦中國的工廠,看到了他們的生產流程和工作狀態,以及不同產品的研發系統,這對于我們團隊來說,是一個很好地認識行業的機會。同時我們也會提出一些建議,彼此可以相互學習,共促發展。”他補充說。
“立邦中國能發展到如今這樣的規模和水平,專注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與立邦中國的合作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他有與大數據相連接的ICN色彩應用體系,在市場端有CCM調色機,而調色機還會記錄過往色彩應用的數據。”宋建明說,立邦中國一直非常注重色彩反饋,會根據調色機里提供的參數做相應梳理與總結,并從中選出人氣流行色(即“網紅色”),同時給選出的色調賦予應用場景,做模擬和色調引導再反饋給市場,這種探索非常有意義。
色彩既是時代前行的縮影,也是企業發展的鮮活注腳。據悉,31年間,立邦以色彩為媒洞悉著中國市場的潮流變遷;同時攜手宋建明及其北斗星色彩研究團隊共同挖掘適合中國消費者的流行色彩趨勢。基于對色彩發展的感知以及對中國家庭需求的洞察,立邦中國將持續以創新和專業的色彩之力,助力中國家庭擁抱美好生活。
請關注【立邦中國官方微信號】
報道全文鏈接:http://www.xinhuanet.com/enterprise/20231026/9ffeb57e6991478bbd2afb4e634a58e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