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年4月13日電 /美通社亞洲/ -- 中國房地產 TOP10研究組自04年首啟房地產百強研究,至今已走過了八年的路程,見證了內地樓市市場化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期間,樓市雖歷經調控而始終未改上升走勢,在2010年商品房銷售額高達5.25萬億元,是為新高。而百強房企2010年銷售總額則達到14360億元,已經占據全國商品房市場份額的27%,而八年前這一比例不過11%。百強房企日益擔當起樓市的主流力量。
另一方面,百強房企更是這一波樓市成長的引領者。2003年,房企百強的平均銷售額尚僅11億元,百億企業無一出現。而到2010年,千億房企已經誕生,房企百強的平均銷售額高達143.6億元,較八年前增長12倍,超過1/3均已進階百億群體;其成長速度是行業的兩倍。萬科躍居首個千億企業,綠地由上海龍頭發展到年銷售額近700億元的全國領軍綜合性房企;新城由三線城市開發商發展到移師上海、旗下擁有住宅和復合地產同時獨立運作的百億企業,恒盛借上市之力快速提升、旭輝連續多年的業績翻番,無不表現出百強作為優秀房企代表的活躍生命力。
未來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已經可以看到,強勢的調控下,樓市呈現“分化發展”格局。保障房與商品房、住宅與商業、一線城市與二三四線城市、精品路線與規模周轉模式等等,都是分化的諸多表現。百強房企對市場環境變化的觸覺非常靈敏,綠地、綠城、中房置業等對保障房建設責任的擔當、景瑞地產對長三角二三線城市的深入、證大集團在大拇指商業廣場和喜馬拉雅中心等城市商業體上的積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樓市未來的變化軌跡。
不足50%的城市化率是發展的基礎,分化下的發展,預示著未來房企格局必然是朝著集中與整合的方向前行,萬科的千億銷售額中有75%來自于合作項目,上海各大地產平臺也先后走上整合之路,城開代表的上實系整合、上投代表的上海國際集團的地產整合、農工商代表的光明旗下地產業務的整合、以及上海地產集團旗下地產的整合,此外還有愛家、三盛、三湘等一大批中型企業同樣需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發展空間,未來仍是逐鹿中原的時代,但房企格局的調整將是不見硝煙的戰場。下一個八年,百強房企的市場份額又將達到怎樣的程度?誰將興起誰將落后?會否再起龍頭之爭?可以拭目以待。
搜房網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房地產家居網絡平臺,在購房者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擁有近6000名員工,網絡業務覆蓋310個城市,在中國80個城市擁有分公司和辦公室。搜房網致力于全心全意為房地產和家居行業服務,業務覆蓋:新房、二手房、租房、別墅、商業地產、家居、裝修裝飾等,每天訪問量超過1000萬人次。2010年9月搜房網(股票代碼 SFUN)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中國指數研究院隸屬搜房控股研究集團,整合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中國別墅指數系統、中國房地產 TOP 10研究組等研究資源,由國內外幾十位專家和數家學術機構共建的全方位服務于中國商業經濟的研究機構,下設指數研究中心、TOP 10研究組、數據信息中心三大體系和華北、華東、華南、華中和西南五個分院,是中國目前較大的房地產專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