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4年5月23日 /美通社/ -- 近日,勃林格殷格翰與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大醫學)宣布正式成立"北大醫學-勃林格殷格翰人用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勃林格殷格翰與北大醫學的合作源遠流長。2014年雙方簽訂了教學與科研合作備忘錄。自此,勃林格殷格翰每年為北大醫學流行病學博士生提供海內外實習機會。在科研方面,雙方在皮膚病、突發傳染病等領域開展合作研究。例如,雙方合作開展的中國首個針對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GPP)患病率和疾病負擔的研究填補了我國在GPP流行病學特征及自然病史方面的空白[1],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社會各界對GPP的認知,加速創新藥物研發,助力中國GPP患者盡早獲益于創新藥物。在合作十年之際,雙方成立聯合實驗室,將在更多疾病領域深化已有合作,推動產學研轉化,造福中國及全球患者。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王嘉東教授表示:"北大醫學堅持‘以創新發展和醫學賦能國民健康'為己任,貫徹落實‘四個面向'的發展戰略,把人民健康作為科技工作的現實歸依。當前北大醫學處于最佳的歷史發展機遇期,勃林格殷格翰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生物制藥企業,其理念與北大醫學的觀念高度契合,共同關注創新研發與患者的需求。此次人用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是雙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通過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服務于臨床需求和人才培養,加速科研創新的產出效能,為中國醫學創新發展賦能。"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研發和醫學負責人張維博士表示,"作為一家研發驅動的全球領先生物制藥企業,勃林格殷格翰一直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創新研發策略和價值導向,并積極尋求外部合作以推動研發進程。勃林格殷格翰希望通過與北大醫學這樣中國頂尖的科研機構合作,深入挖掘患者的未盡需求,共同產生強有力的中國循證證據,提高臨床實踐,為藥物流行病學及藥物研發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生態體系的建設。"
此次合作將重點聚焦有著巨大未滿足需求的疾病,涉及炎癥免疫、腫瘤、心-腎-代謝、眼科及新興治療領域。基于該合作,雙方將在藥物流行病學等關鍵領域開展深入的真實世界數據研究。通過探索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及危險因素、罕見疾病的自然病史、全國性的疾病登記注冊、藥物在人群中的使用模式、效果以及潛在風險,為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評估提供更為全面和科學的依據。同時,實驗室還將利用真實世界數據,為藥物研發、政策制定和臨床實踐提供有力支持。
除科研合作外,雙方還將在人才培養上深化合作。北大醫學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將有機會在勃林格殷格翰中國和德國總部開展實習交流,與企業內部人員共同探討藥物流行病學的前沿問題和發展趨勢。這種合作模式將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國際視野,有助于培養具有創新性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藥物流行病學人才,從而助力中國藥物流行病學的學科建設。
未來,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聚焦患者現實困境,通過共同探索和開展真實世界數據研究,產出高質量的循證醫學證據,助力創新藥物研發的同時提升中國藥物研發整體水平,加速讓更多創新藥物惠及中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