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2024年7月15日 /美通社/ -- 今天,由北京市貿促會主辦、以"吸收外資,助力北京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主題的北京國際投資貿易洽談(京洽會)會在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行。IBM大中華區董事長、總經理陳旭東應邀參會,并以"加速 AI 規模化應用,解鎖企業新質生產力"為題作主旨演講。
他認為,在企業規模化應用AI的路徑中,最關鍵的是如何把企業數據轉化為AI源泉,即用企業的數據去訓練大模型,讓其掌握企業獨特的知識和技能。新的AI時代已經到來,IBM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尤其是幫助民營企業、跨國公司打通從試驗到規模應用的生成式AI之旅,攜手各方推動商業和社會的共同進步。以下是他的發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參加今天的"京洽會",與新老朋友們分享IBM對AI的規模化應用、打造數據驅動的新質生產力等話題的一些看法。
我相信對于在座的許多人來說,IBM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的是IBM始終引領著 IT 領域的重大技術和理念創新,比如,1964年推出的大型主機和 1981年發布的個人電腦,以及1997年"深藍"超算戰勝國際象棋冠軍,這標志著人工智能(AI)開始走進大眾視野。
今天,IBM主要服務的是企業級客戶,為了具備服務這些客戶的能力,IBM 一方面持續投資創新技術,每年研發投入超過 70億美金;另一方面,通過收購紅帽公司等方式,填補部分技術空白。IBM已經從一家硬件主導的科技公司,轉型為咨詢、軟件引領的混合云和AI公司。
從去年開始,新一輪的AI浪潮洶涌而來,我們看到, AI技術正在幫助消費者提高個人生產力,而AI技術在企業端的應用雖然只露出了"冰山一角",但更讓人期待。IBM CEO Arvind Krishna已經在今年的IBM THINK大會上做出了預測,2024年是企業從試用AI(Experiment AI)邁向規模化應用AI(Scale AI)的關鍵一年。
新的AI時代到來,規模化應用將成為"先發優勢"
回顧人類技術發展的歷史,AI將成為蒸汽機、電力和互聯網之后,又一次重塑人類社會的技術變革。而且重塑的進程會越來越快,如果看這些技術推動全球GDP增長十倍所需的時間,蒸汽機用了近100年,電力用了近80年,互聯網只用了50年左右;AI預計將用更短的時間。預計到2030年,AI將為全球GDP帶來每年4萬億美元的貢獻,企業和個人將充分享受AI技術帶來的生產力提升。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CEO們正在積極利用生成式 AI 來實現快速轉型,從開展試點項目、提高效率到推動業務增長:47%的受訪CEO已經開展了試點,大部分人(67%)都對"2030年前實現增長"表示樂觀。而那些還沒有制定轉型計劃的企業,可能面臨落后的風險。
那么,什么樣的AI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呢?IBM認為,企業級的AI應用需要遵循四個基本準則。
首先是開放,企業應該積極擁抱AI技術,借助開源社區和開源技術加速創新。
其次是針對性,AI模型不是越大越好,體量更小、更經濟的基礎模型,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使用自己的數據。企業要針對自己特定業務場景,有針對性去開發和利用AI技術,解決企業的問題,并提升企業的生產力,而不是去追求通用智能技術。
第三是可信,這不僅涉及數據治理和模型監管,也包括各國、各行業的不同的合規要求。
第四是賦能,企業需要一個上手快、可擴展的工具平臺,用自己的數據來訓練、調優和部署AI模型;換句話說,就是要賦能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AI之路。
"三步走"將企業數據轉化為AI源泉
在企業應用AI的路徑中,最關鍵的是如何把企業數據轉化為AI源泉;換句話說,就是如何用企業的數據去訓練大模型,讓其掌握企業獨特的知識和技能。IBM為企業提供了領先的工具和方法,這里有三個關鍵步驟:
基于在AI領域的數十年積累,IBM在企業級AI領域有以下優勢:
為北京"燈塔企業"打造 AI 視覺檢測平臺
接下來,我分享一個從場景出發、AI精準賦能的典型案例,就發生在北京。隨著AI技術的發展,某全球領先的發動機制造企業希望運用AI進行質檢,實現"提質增效降本"的目標。
基于IBM Maximo Visual Inspection(MVI)軟件,IBM和合作伙伴為客戶打造了一個與產線集成的企業級AI視覺檢測平臺,涵蓋了圖像采集分類、對象標記、AI模型訓練和部署等功能。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無需專業的開發支持,就可以快速訓練視覺模型。此外,自動化的視覺檢測不僅帶來良品率的提升,還減少了人工干預和成本,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和維護成本。
攜手IBM共創AI新質生產力
在IBM進入中國的四十年里,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改革開放以來,IBM的創新技術和行業經驗幫助許多中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與世界接軌,也收獲了寶貴的共創經驗、高質量的人才以及社會各界的信任。
新的AI時代已經到來,IBM根據政策、市場以及客戶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自身定位。我們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尤其是幫助民營企業、跨國公司打通從試驗到規模應用的生成式AI之旅,攜手各方推動商業和社會的共同進步。
我們樂見北京市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為跨國企業在內的市場主體打造公平競爭的平臺,為企業選擇最優技術路線、實現效益最大化創造更寬松的政策空間。我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