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州2024年8月20日 /美通社/ -- 2024年8月16日,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簡稱"TÜV萊茵")聯合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員會和常州市工業與信息化局,在常州科教城中德產業創新與合作中心舉辦了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圍繞歐盟新電池法規,共同探討市場機遇與挑戰,助力本地企業探索新法規環境下的發展路徑,推動電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次研討會由常州市知識產權協會、常州市電池技術協會共同協辦;中創新航、蜂巢能源、天合光能、常州博瑞電力、常州新能源集團等30多家新能源產業鏈企業參與。這也是TÜV萊茵“碳足跡檢測認證服務平臺”落地常州后的首場研討會。
常州正致力于打造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2023年,常州新能源產業產值達7,680億元;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達97%,居全國之首,全球每10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搭載"常州造"電池。
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路軍方表示:"今年7月,TÜV萊茵‘碳足跡檢測認證服務平臺'落地常州,為本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光伏‘新三樣'產品出口提供產品碳足跡核算、第三方認證等服務,有助于本地企業更好地應對國際市場對碳足跡的要求,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市場認可度。科教城將持續整合創新優勢和技術優勢與常州的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吸引更多創新資源布局常州、高端人才集聚常州,推動產業快速發展。科教城將竭盡所能為常州企業做好全方位服務。"
TÜV萊茵大中華區產品服務事業群區域銷售總經理徐澍感謝常州市科教城對此次研討會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常州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基地之一,擁有完整的動力電池產業鏈。TÜV萊茵深耕新能源及低碳可持續發展領域,憑借深厚的經驗和技術積累以及遍布全球的服務網絡,將幫助本地企業高效應對歐盟新電池法規帶來的挑戰,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
會上,TÜV萊茵大中華區太陽能與商業產品服務業務拓展經理曹元晟詳細介紹了歐盟新電池法規(EU) 2023/1542的要求。該法規于2023年8月17日生效,并于2024年2月18日起強制執行,旨在為電池市場設立新的合規標準,加強產品、過程、廢舊電池和材料再生等方面的管理,推動循環經濟,減少電池全生命周期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
歐盟新電池法規對于投放到歐盟市場以及作為關鍵部件安裝在輸入歐洲的設備里的各類型電池(除軍事、航天、核能用途的電池) 提出了強制性要求,涵蓋可持續性與安全、標簽、信息、盡職調查、廢舊電池管理、電池護照及綠色公共采購等六大方面。
同時,TÜV萊茵大中華區太陽能與商業產品服務可持續服務負責人林麗詳細介紹了歐盟電池法規中的碳足跡要求,包括詳細的計算和核查細則;來自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專利代理師邱影就"新能源電池企業出海過程中知識產權預警和風險防范"進行了分享。
作為全球領先的技術服務商,TÜV萊茵深耕新能源領域,服務覆蓋整個產業鏈。在電池產品領域,TÜV萊茵積極布局新實驗室、不斷擴充資質能力,并與全球電池聯盟(GBA)、中國電池工業協會(CBIA)等行業伙伴開展深度合作,致力于為企業提供前沿的資訊和一站式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