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名字始終銘刻于科技創新與臨床價值的交匯點上,書寫一路傳承,跨越近百年波瀾壯闊
上海 2025年5月19日 /美通社/ -- 1935年,阿諾德?貝克曼博士用一臺酸度計,為現代醫學實驗室的精準測量揭開序幕;90年后的今天,貝克曼庫爾特的檢測設備每小時進行100萬次檢測,每年惠及全球12億患者。從手工操作的顯微鏡時代到AI賦能的智慧實驗室,貝克曼庫爾特90年發展歷程不僅是技術迭代的縮影,更是一部以科學精神重塑醫療未來的全球敘事。
科學基因:從實驗室工具到技術革命
一切,始于那臺酸度計。
二十世紀初的醫學檢驗,仍依賴繁瑣的手工操作與經驗判斷。1935年,阿諾德?貝克曼博士為解決柑橘加工業的酸度測量難題,發明了全球首臺商用pH酸度計。這一看似微小的工具,卻為醫學實驗室的量化分析奠定了基礎。十余年后,華萊士?庫爾特先生發明"庫爾特原理",利用電阻原理實現血細胞自動計數,徹底顛覆了血細胞計數的傳統模式,宣告醫學檢驗邁入自動化時代。這兩位科學家的發明,如同引信,觸發了"用技術解放人力"的行業革命,奠定了現代醫學實驗室的技術底座。
一個是以"解決科學難題"為使命的化學家,一個是以"自動化解放人力"為理想的物理學家——兩位創始人共同點燃了貝克曼庫爾特的科學火種,也讓"以創新解決臨床痛點"成為企業持續前行的原點。
1997年,貝克曼儀器公司與庫爾特電子公司強強聯合,"貝克曼庫爾特"由此誕生,駛向全球化征程新的篇章。一個橫跨血液學、生化、免疫與自動化的綜合性診斷平臺初見雛形。與此同時,這家初生的跨國企業將目光投向東方——中國改革開放的浪潮正席卷醫療領域,而這片土地上的需求與潛力,注定成為其全球敘事的關鍵章節。
就在合并重組的同一年,1997年,蘇州工廠的投產悄然改寫了中國體外診斷行業的規則。作為首批在華建立生產基地的跨國企業,貝克曼庫爾特以國產試劑線為起點,開啟了"技術本土化"的破冰之旅。彼時的中國醫療市場,高端診斷設備幾乎完全依賴進口,而蘇州工廠的落地,不僅填補了產業鏈空白,更成為本土化創新的試驗田。
2015年,"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科技創新戰略進入關鍵階段。貝克曼庫爾特在蘇州再度落子——儀器工廠與研發中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躍遷。在這里,國產AU5800系列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設備從圖紙走向產線,成為服務本土的前沿產品。這一舉措,恰與中國"十三五"規劃中"提升高端醫療設備自主創新能力"的目標深度契合,企業的技術積淀與國家戰略形成共振。
至此,中國從全球產業鏈末端的市場需求方,逐漸成長為核心創新力量。當歷史的指針撥向2023年,中國"十四五"規劃正推動醫療體系向智能化全面轉型。丹納赫醫學診斷平臺中國研發制造基地在蘇州正式投產,自動化率高達85%的生產線,承載著貝克曼庫爾特幾乎所有主力機型的"中國智造",使其成為較早實現化學發光免疫設備及自動化流水線本土生產的外資品牌。這座基地不僅是產能的擴張,更是創新邏輯的顛覆——兼具了本土研發、客戶體驗、技術培訓、創新孵化等功能,讓企業能夠以"中國速度"響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2024年,蘇州基地迎來再度躍升,全面啟動本土化2.0項目。貝克曼庫爾特持續推進本土制造的廣度和深度——儀器產能實現翻番,產量增長逾60%。與此同時,核心試劑的本地注冊與生產工作有序推進,為更多產品的國產化鋪設路徑。在試劑方面,基于中國人群樣本,貝克曼庫爾特推出了NT-proBNP免疫試劑;腫標新十項也全新上市,豐富并完善檢測菜單,構建起更契合本土醫療場景的診斷生態,真正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的承諾。
如今,中國已從全球產業鏈的"追隨者",蛻變為貝克曼庫爾特技術創新的核心樞紐。中國市場輸出的不僅是本土設備與試劑,更是一套融合本土洞察與全球視野的解決方案。當"健康中國2030"戰略與AI、自動化技術浪潮交匯,這家企業正以智慧實驗室為支點,撬動診斷產業的范式創新——從樣本接收到數據輸出的全流程智能化,從單點技術突破到系統生態構建,每一步都烙印著對中國醫療未來的深刻理解。
真正的技術創新,從來不是單向的輸出,而是本地化深耕與全球化視野的辯證統一。技術突破的背后,是對"精準"與"時效"的永恒追求。
智慧診斷: 從數據工廠到臨床決策引擎
在全球老齡化與慢性病負擔加劇的背景下,醫學檢驗的使命已從"提供數據"轉向"驅動決策"。貝克曼庫爾特的DxLab®解決方案,正是這一轉型的集大成者,不僅是設備組合,更是臨床流程優化的驅動器與效率提升的引擎。90年的積淀,終將在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新時代迎來一次飛躍。
DxAutomation 全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打通樣本接收、檢測到歸檔的每個環節,涵蓋生化、免疫、血液學全學科標本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縮短報告周轉時間(TAT),降低人力成本,將更多精力聚焦于臨床價值的挖掘。
DxAI 數智化解決方案重新定義了數據的邊界,從"智控+智研+智醫"三維出發,打通從實驗室數據采集、審核、賦能科研再到臨床決策的全流程,全面釋放數據潛能與智能價值,賦能每一次精準診斷。
DBS 精益管理解決方案從根源重構實驗室運營邏輯,通過空間布局優化與流程再造,醫護人員得以減少低效的重復勞動,將精力集中于核心醫療任務。這種改變不僅提升了資源利用率,更讓醫院在高速運轉中保持"精準"與"穩定"的平衡。
隨著"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深化,人工智能已從輔助工具進化為醫療決策的核心驅動力。貝克曼庫爾特的DxAI平臺,正是這一趨勢的縮影——它以真實世界數據為燃料,以臨床需求為導向,驅動診斷流程的持續進化。在這里,每一次檢測數據的生成,都旨在對診療方案的動態校準;每一項智能算法的迭代,都旨在為精準醫療鋪設新的路基。
自動化釋放人力,AI重塑精度,數字生態貫穿診療全周期,一整套圍繞臨床價值和醫患需求的全鏈路能力,正在逐步重構現代實驗室的運行邏輯。而這一切背后,是貝克曼庫爾特始終不變的理念——以客戶為中心。從效率到質量,從技術到服務,真正的智慧診斷,不止于流程再造,更關乎價值共建與信任積累。
客戶至上:從設備交付到價值共建
在醫療行業,設備參數僅是起點,持續的服務賦能才是贏得信任的關鍵。如果說設備和方案是"硬核能力",那么貝克曼庫爾特的"金牌服務"就是其最堅韌持久的品牌"護城河",連接著儀器技術與臨床需求,將服務升華為一場關于信任的長期契約。
作為較早在中國構建完整售后體系的國際品牌,貝克曼庫爾特的服務網絡已滲透至全國百余個城市,400余名工程師24小時待命,如同遍布醫療生態的"神經末梢"。
在這樣的服務背后,藏著一套更深層的邏輯:在醫療這個容錯率趨近于零的領域,服務不僅是故障響應,更是對臨床價值的全程守護。而貝克曼爾特服務網絡的背后,是一套更深層次、可持續、可成長的"客戶價值解決方案",不僅關注產品交付后的使用體驗,更致力于與客戶共同構建長期信任和共同成長的價值閉環。
臻信服務以"快速響應+一站式支持"為核心,以標準化流程重塑效率標桿,從裝機前的場地勘測到交付后的5S管理,覆蓋裝機、維護、報修、巡檢全流程。通過標準化裝機流程、可視化進度管理和遠程PROService系統,顯著提升設備上線效率與穩定性。
精信運營則更像是一套服務型"運營咨詢系統"。依托丹納赫DBS精益管理體系,貝克曼庫爾特為醫療機構提供實驗室質量指標優化、流程效率提升、智能預警管理等"一攬子"方案,以期讓臨床工作者擺脫過往疲于應付的瑣碎操作,最終更多專注臨床診斷本身。
篤信同行的深意,在于與客戶共享創新"紅利",代表著貝克曼庫爾特在服務價值上的"再進化"——不僅關注儀器本身,更將觸角延伸至項目開發、科研支持、臨床解讀、政策培訓等更高維度的協同合作。
從標準化裝機流程到個性化科室優化,從智慧報修工具到實驗室全流程質控方案,從緊急搶修到戰略協同,貝克曼庫爾特打造"客戶價值解決方案",致力于提供高標準服務。
在醫療領域,高階的服務,是讓客戶成為價值躍遷的主角。貝克曼庫爾特的服務不局限于"售后",而是一場與客戶"并肩"的長期陪伴與價值共建。
九秩風華:在技術無界中錨定未來
四十余年中國深耕,貝克曼庫爾特完成了一場跨國企業的"東方敘事"。從1983年在北京、上海、福州、廣州等地設立代表處和維修站,到如今成為一家本土化的跨國企業,它將全球化命題轉化為一場"在地實驗"——用中國需求定義技術坐標,以本土智慧反哺全球創新。
這種"雙向創新"的邏輯,深度嵌入企業的全球化基因。當"健康中國2030"強調疾病早篩時,其腫瘤標志物聯檢方案正深入廣闊市場;當全球面臨阿爾茨海默病的挑戰時,貝克曼庫爾特通過丹納赫Beacon項目,與國內頂尖醫院共同探索新型血液生物標志物組合與阿爾茨海默病臨床結果之間的潛在關聯,為早期識別和精準診斷帶來新突破。貝克曼庫爾特證明:真正的全球化,不是技術的單向輸出,而是讓本土實踐成為全球創新的策源地。
站在九秩節點,這家企業的雄心清晰而深沉——它要做的不僅是設備供應商,更是IVD生態的"操作系統"。從酸度計的微光中走來,到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浪潮中去,貝克曼庫爾特正將中國市場的復雜需求,轉化為可復制的全球解決方案,延續跨越國界的科學征程,照亮更廣闊的人類健康圖景。
九十年年輪鐫刻創新維度,未來長卷方于星海間徐徐鋪展——在人類健康的浩瀚征途上,貝克曼庫爾特的光焰,將成為指引下一個百年的燈塔,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