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2025年6月3日 /美通社/ -- 在創新驅動發展時代,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持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司法實踐中不斷出現高額判賠典型案例,通過突破性判賠金額彰顯司法機關打擊侵權、保護創新的決心。但企業及法律從業者仍面臨舉證有效性不足、賠償計算合理性論證困難等實務挑戰,亟待探索更高效的維權路徑。
5月28日下午,由大成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專業委員會、大成上海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專業組、大成上海科技、媒體與通信(TMT)行業組共同主辦的"知識產權高額判賠實務論壇"圓滿落幕。本次論壇由特邀來自大成寧波辦公室高級顧問、大成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專業委員會聯合牽頭人黃妙律師主持。參會專家圍繞當今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前沿趨勢與風險防范策略共獻良策,通過不同維度與實務案例各抒己見。
大成上海辦公室主任陳俊律師對現場參會嘉賓表示了熱烈歡迎,他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我國對于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已邁入更為專業化、精細化的"2.0時代",理論創新與實務經驗的深度融合是提升判賠效能的關鍵。大成上海將在知識產權領域持續深耕,通過專業化團隊協作與全國服務網絡聯動,為客戶構建全方位維權體系。隨后,陳律師表達了對各嘉賓后續實務分享的期待并預祝本論壇圓滿舉辦。
大成上海辦公室合伙人、大成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專業委員會聯合牽頭人李偉華律師以《如何獲得知識產權規模侵權案件的高額判賠?——一起500萬獲賠案件的復盤與啟示》為題,系統性拆解了規模性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難點。他指出,在"非實質性仿冒"類案件中,針對侵權方規避"1:1仿制"的復雜侵權行為,可通過"局部特征解構+整體商業混淆"的雙軌比對方法,突破"實質性相似"認定壁壘;面對經銷商"合法來源"抗辯,則需從交易流程異常、價格體系倒掛等客觀證據切入,反向推導其主觀過錯,瓦解抗辯根基。李律師強調,企業維權需建立"公證固證、全國線索協同、財產保全施壓"的立體化取證體系,通過阻斷侵權方資產轉移路徑與強化證據鏈閉環,為高額判賠打好基礎,實現法律效果與商業實效的有機統一。
大成蘇州辦公室合伙人、大成蘇州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專業組負責人王璟律師就《商業秘密案件原告勝訴率和賠償額提高趨勢分析及案例分析》展開了分享,他基于最高院數據分析指出,商業秘密案件呈現"技術密點糾紛主導、離職員工泄密高發、判賠額激增"三大趨勢。王律師以江蘇地區為例,表示近三年商業秘密案件數量增長明顯,判賠金額超千萬元的案件顯著增長。王律師認為,目前江蘇商業秘密案件存在三個特點:數量激增、標的激增、判賠額激增。
大成上海辦公室合伙人(備案中)趙云虎律師就《專利加商業秘密高額賠償的典型案例---三高推動的高額賠償》為題,通過兩起案件系統闡釋了"高價值主體、高司法判定責任感、高價值技術"三要素對推動判賠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企業需強化技術秘密的保密性管理,尤其注重技術信息"非公知性"的舉證體系建設,通過完善保密協議、留痕技術研發過程等舉措防范泄密風險;在技術合作中,更應嚴守法律邊界,避免因權利歸屬不清或擅自申請專利引發侵權爭議。趙律師表示,司法實踐對技術價值的高度關注、對企業合規經營證據的嚴格審查,以及技術密點與市場價值的聯動評估,已成為支撐高額判賠的關鍵維度,企業需以"技術-法律-商業"三位一體思維構建知識產權攻防體系。
大成上海辦公室合伙人、大成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專業委員會牽頭人楊宇宙律師基于其近幾年成功代理的十余起原告百萬以上獲賠案件經驗,就《高額賠償不是夢:揭秘商標與包裝仿冒案件中"贏"的策略與"賠"的藝術》為題,向現場來賓分享了他對于商標與包裝仿冒案件的高額判賠實務路徑的思路。楊律師指出,案件基礎需立足品牌知名度、在先勝訴記錄及被訴行為惡劣程度三大要素,訴訟策略上可采取多關聯被告同步起訴、訴前財產查控與證據保全等組合手段,并通過公證侵權商品銷售規模、行業利潤率對比等構建賠償計算依據。他強調,辦案過程中需善用全國協作網絡快速固定證據,同步爭取懲罰性賠償舉證,同時律師在辦案中應盡最大的努力,因為律師的態度會影響到法官判賠額的心證,最終通過靈活方案實現判賠落地與客戶商業利益的雙重保障。
大成上海辦公室合伙人、大成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專業委員會聯合牽頭人劉峰律師就《網絡游戲開發可以全額要回開發費嗎?——從千萬賠償的邏輯說起》進行了分享。他聚焦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的法律實踐痛點,指出網絡游戲開發等新興領域常因專業壁壘高、技術證據認定模糊等問題導致維權困難。他強調,破解此類案件需通過"技術事實法律化"路徑,將專業術語、開發標準等復雜信息轉化為可被司法程序接納的客觀證據。團隊通過引入技術專家輔助人制度、構建可視化證據模型、系統性梳理技術開發等全流程記錄,可有效彌合法律與技術之間的認知鴻溝,為法官裁判提供清晰依據,從而在技術類違約及侵權案件中精準鎖定核心爭議,夯實高額判賠的事實與法律基礎,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在創新領域的實質落地。
大成杭州辦公室合伙人、大成杭州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專業組負責人劉杰律師就《非典型不正當競爭案件如何破局》為主題,以非典型不正當競爭案件為例,闡述了跨境爭議與新型數據權益保護的突破性策略。他指出,針對境外主體利用"地域壁壘"與"合規抗辯"的復雜情形,需通過管轄權論證、國際私法規則銜接及涉外公證證據鏈的閉環構建,厘清商業行為的正當性邊界;而面對數據抓取、用戶評論濫用等新興爭議,則要以"實質性替代"為核心判斷標準,通過分析數據使用是否導致原平臺核心流量與競爭優勢的實質性遷移,精準界定不正當競爭行為。劉律師強調,此類案件需打破傳統裁判思維,以創新方法論助力企業應對全球化與數字化交織的維權挑戰。
大成上海辦公室合伙人(備案中)傅鋼律師做了題為《商標及不正當競爭案件懲罰性賠償法律適用及案例解析》的分享,結合法律規定和案例深入剖析了懲罰性賠償的適用邏輯與實操要點。他提出,知識產權侵權主觀惡意需綜合"重復侵權、偽造毀滅證據、行業明知"等情節認定,而客觀方面侵權情節嚴重性則可從"規模、地域、持續時間、規避執法手段"等維度舉證。在計算基數層面,除侵權方財報數據外,可靈活采用行業協會統計的利潤率、電商平臺銷售記錄、海關出口數據等輔助核定,并結合1-5倍懲罰倍數形成梯度化索賠方案。然后傅律師分析了一系列適用懲罰性賠償的典型案例的要點,并將自己成功辦理的一件判賠5000萬且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案件的經驗進行了分享。最后,傅律師總結了28條實務建議,涵蓋證據固定、惡意情節挖掘、判例援引等關鍵環節,為高額判賠提供系統性方法論。
大成上海辦公室洪鑫梅律師針對《商標侵權案件中民刑銜接如何爭取高額判賠》進行了分享,她指出,多品牌維權需警惕"刑事優先"對民事索賠的阻斷效應。洪律師建議,企業在民事起訴前需建立系統的刑事風險排查機制,通過檢索關聯主體涉刑記錄、溝通屬地公安機關等多渠道預判風險,優先采取"先民后刑"策略鎖定侵權事實,或通過"民刑并行"推動兩程序證據互補,避免喪失索賠主動權。而針對證據標準差異,則可借助刑事偵查階段獲取的賬冊、通訊記錄等材料,補強民事侵權證據鏈,同時利用訴前證據保全固定易滅失的關鍵證據,提升判賠可行性。
論壇最后,大成上海辦公室合伙人、大成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專業委員會牽頭人楊宇宙律師在感謝了現場所有參會嘉賓后總結表示,高判賠案件的核心在于"證據精細化、策略體系化、執行高效化"。大成上海將依托事務所跨區域專業團隊協作能力與行業資源網絡,持續探索知識產權保護創新方案,助力企業應對復雜商業環境下的維權挑戰。
本次論壇通過解析典型案例、提煉實務經驗,有效梳理了知識產權高額判賠案件的核心裁判規則與訴訟策略要點,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保護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大成上海將不懈奮進在提升專業服務的道路上,事務所將依托專業團隊在知識產權訴訟領域的實戰積累,持續優化有效證據鏈構建、侵權損害量化論證等關鍵技術環節,協助企業完善風險防控機制與訴訟應對體系,為技術創新成果的商業價值轉化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