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倫敦 2025年6月18日 /美通社/ --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 IEP )今天發布的2025年全球和平指數( GPI )顯示,全球和平程度持續下降,許多關鍵指標先于二戰以來的任何時候出現的重大沖突。
不斷上升的沖突死亡人數、加速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中等強國的自信正在推動“大分裂” --從根本上重塑全球秩序,標志著一個新的地緣政治時代的出現。 與大國競爭、不對稱戰爭技術以及脆弱經濟體不斷增加的債務相結合,進一步沖突的可能性很高。
重要發現:
世界正處于拐點,國家沖突數量創下了二戰以來的新高。 沖突變得越來越難以戰勝,代價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全球對預防沖突的投資急劇減少。 2024年, 87個國家的和平程度出現惡化,而74個國家的情況有所改善。 然而,一些指標顯示2024年有所改善,特別是犯罪率和兇殺率,延續了其長期趨勢。
除了巨大的人類痛苦之外,沖突還通過流離失所、貿易混亂、商業不確定性和基礎設施破壞構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2024年,暴力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達到19.97萬億美元,而受沖突影響最大的國家的GDP在一年內下降了30%。 相對于軍事支出,全球維和支出處于二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僅占2024年軍事總支出的0.52%。
全球影響力和權力的集中正在發生變化,中層權力由于財富的增加而在其所在地區變得更加活躍和具有影響力。 這導致影響力分散,競爭加劇,通常是彼此之間的競爭。 在過去十年中,與鄰國的關系大幅惡化, 43個國家惡化,只有10個國家有所改善。
在至少一個其他國家中,目前有34個國家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影響力,而冷戰結束時只有13個國家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印度、阿聯酋、以色列、南非、巴西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已經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地區大國。 除此之外,限制性貿易慣例在2023年增加了兩倍,達到3,000多項措施。 自冷戰以來,中國的影響力增幅最大,但似乎正在趨于穩定,其總債務占GDP的比例上升至近300% ,外國直接投資急劇下降至20年來的最低水平。
區域分析
西歐和中歐仍然是全球最和平的地區,冰島仍然是世界上最和平的國家,自2008年以來一直保持這一地位,其次是愛爾蘭、奧地利、新西蘭和瑞士。 歐洲經濟體正在經歷持續的低增長,隨著外國援助的減少和當前全球民主的退步,其影響力正在減弱。 法國和英國的影響力下降幅度最大。
俄羅斯首次成為世界上最不和平的國家,其次是烏克蘭、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和也門( DRC )。 歐洲的軍費開支幾乎是俄羅斯的四倍,但其總軍事能力僅高出三分之一。 隨著國防預算的增加,醫療和教育資金被挪用,政府有可能加劇已經很高的社會緊張局勢。 歐洲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效率和一體化,而不是支出水平。 如果沒有統一的戰略愿景和綜合指揮系統,它們的防御潛力仍未實現。 歐洲必須尋求在國防要求與內部凝聚力之間取得平衡。
中美洲和北美錄得第二大跌幅,加拿大錄得該地區最大跌幅,主要原因是與美國政府緊張局勢加劇后鄰國關系指標惡化。 美國得分沒有變化;然而,未來的下跌可能是由于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和兩極分化加劇。 自2020年以來,美國已發生超過1500起暴力示威活動,自上次聯邦選舉以來記錄了51起暴力示威活動
IEP創始人兼執行主席Steve Killelea表示: “'永久戰爭'的概念比歷史上任何階段都更加真實。 今年的全球和平指數顯示,隨著全球分裂的急劇增加,世界正處于關鍵拐點。 這是由中等強國的崛起、大國競爭以及世界上最脆弱國家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推動的。 這領先的是一個根本性的調整,可能是一個新的國際秩序的轉折點,其性質仍然無法理解。”
沖突熱點和風險評估
中東和北非地區仍然是世界上最不和平的地區,四個國家在GPI中排名墊底:蘇丹、也門、敘利亞和以色列。
撒哈拉以南非洲仍然是卷入沖突國家最多的地區,在過去五年中, 43個國家中有35個國家卷入沖突,比2008年的7個國家大幅增加。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償債占政府收入的比例尤其令人擔憂,超過40%。 這些國家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國家之一。
薩赫勒地區仍然是全球恐怖主義的中心。 非洲兵團繼續在該地區建立存在,向馬里運送大量武器,排名第154位,在瓦格納集團的殘余部隊撤離時避免了西方制裁。 這些貨物包括坦克、裝甲車、大炮和飛機。
在孟加拉國的鎮壓措施和巴基斯坦的內亂和沖突的推動下,南亞的和平程度惡化最大。 克什米爾清楚地表明了沖突升級的風險, 2025年4月的恐怖襲擊使擁有核武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接近公開戰爭。
南美是唯一改善的地區,秘魯的改善最大,這得益于內亂的減少。
IEP制定了一套新的預測性沖突措施,確定了升級為主要戰爭風險最高的地區:克什米爾、南蘇丹、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敘利亞。 所有這些沖突每年都有可能造成數萬人傷亡。
科技與現代戰爭
技術的不斷變化正在從根本上改變沖突動態,使戰爭更容易獲得和延長。 制造無人機的公司數量從2022年的6家增加到2024年的200多家。 烏克蘭將在2025年生產超過250萬架無人機。 下一代無人機將是人工智能增強型無人機,能夠自主導航、群體協調和精確定位。 烏克蘭沖突已成為這場新戰爭的試驗場,自戰爭初期以來,烏克蘭軍隊的無人機襲擊增加了127倍以上。
廉價的無人機、簡易爆炸裝置和其他技術,成本僅為幾百美元,可以抵消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高價值軍事資產,從根本上糾正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之間的權力平衡。 這種不對稱的能力意味著較小的叛亂團體現在可以與更大的常規部隊發生沖突。 一旦這些技術被全球叛亂分子民兵采用,控制其活動將變得越來越困難,從而導致“永久戰爭”現象,即沖突變得曠日持久且無法取勝。
編輯說明
如需完整的2025年GPI報告和交互式地圖,請訪問: visionofhumanity.org
X : @ GlobPeaceIndex
Facebook : facebook.com/globalpeace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