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近日,SGS成功入選為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近零能耗建筑第三方測評機構。這不僅是對 SGS 在建筑節能領域專業能力的高度認可,也標志著 SGS 在推動建筑綠色轉型中發揮積極作用,以高效的綠色低碳技術支撐和服務方案,賦能建筑綠色升級和城市更新。
在"雙碳"目標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建筑行業作為全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來源,面臨著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的巨大壓力。綠色建筑,尤其是近零能耗建筑的應用和推廣,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抓手。
發展近零能耗建筑意義
近零能耗建筑通過契合氣候與場地條件,采用被動式設計降低供暖、空調、照明需求,結合主動技術提升能源設備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能耗較國家標準降低 60%~70% 以上,既能節能降碳、改善環境,又能提升室內舒適度,打造高品質建筑;而依據《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等相關標準開展的近零能耗測評工作,不僅能推動技術應用、提升公眾認知,還能激發企業積極性,助力建筑行業綠色轉型;在 "節能增效,煥‘新'引領" 的節能宣傳周(6月23日-29日)主題指引下,建筑領域正憑借政策激勵、技術創新與量化認證,加速實現近零能耗目標,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滬上多區推廣建筑節能降碳專項補貼
2024年,國務院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明確主要目標:到2025年,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積比2023年增長0.2億平方米以上。
上海作為全球超大城市標桿,近年來積極探索"存量煥新"與"低碳發展"的協同路徑,推動建筑從"高碳存量"向"低碳細胞"轉化。上海已有多個區出臺"節能低碳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建筑節能低碳發展給予了重點支持,對于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項目給出了"真金白銀"的補貼政策,鼓勵更多企業和項目積極投身到綠色建筑的建設與改造中。
徐匯區積極推進建筑節能低碳發展,對在本區實施且列入上海市綠色建筑、裝配整體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項目,經認定后,最高按 1:0.5 的比例給予獎勵,單個項目獎勵上限為 300 萬元。(該項政策依據《徐匯區支持節能減排降碳若干政策》(徐發改規〔2025〕1 號)執行,有效期至 2028 年 1 月 19 日,由徐匯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
靜安區為鼓勵綠色建筑相關項目發展,對符合支持范圍的綠色建筑示范項目、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等,按照所獲市級扶持資金給予 1:1 的配套支持。(該政策依據《靜安區支持節能減排降碳實施辦法》(靜發改委規〔2025〕1 號)實施,有效期至 2028 年 2 月 19 日,由靜安區發展改革委發布。)
浦東新區在節能低碳領域,重點支持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綠色建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等項目,同時涵蓋綠色商場及綠色餐廳創建等節能低碳先進項目。(該政策依據《浦東新區節能低碳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滬浦發改規〔2025〕1 號),有效期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由浦東新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浦東新區財政局、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等多部門聯合發布。)
松江區針對達到《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導則》要求,并被列入上海市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的居住建筑與公共建筑,不僅開通企業申請建設項目容積率獎勵的綠色通道,還會根據項目對本區節能減排降碳的貢獻,按照 2:1 的比例給予區級配套補貼,單個項目補貼總額不超過 100 萬元。(該政策依據《松江區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滬松府規〔2022〕6 號),有效期至 2026 年 5 月 31 日,由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發布。)
SGS 以多元技術支撐助力綠色可持續建筑發展
SGS 憑借在國際、地區及國家特定綠色建筑標準方面的豐富經驗,依托完善的評價管理體系、專業的咨詢經驗與檢測技術優勢,作為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近零能耗建筑第三方測評機構、世界銀行下屬國際金融公司 IFC 授權的 EDGE 綠色建筑認證審核機構、IWBI WELL 健康建筑性能測試機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可的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機構及國際 EPD 認證機構,積極助力相關方打造并維護對環境與人類健康有益的綠色可持續建筑,通過量化節能減排增強公眾與投資者信心,在提升建筑資產價值的同時,實現更顯著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