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州 2025年7月4日 /美通社/ -- 7月3日,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簡稱"TÜV萊茵")在廣州舉辦人工智能合規分享會。本次活動以"AI合規新視界,引領可持續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人工智能產品出口歐盟的企業、通用AI模型開發者以及產品研發、認證、合規及風險管理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的合規挑戰與發展機遇。
全球 AI浪潮 下的合規 要求 升級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以指數級速度滲透至各個產業,如何在創新與合規之間建立平衡,已成為企業全球化布局的必答題。歐盟《人工智能法案》作為全球首部 AI 專項立法于2024年正式生效,標志著AI全面監管的時代已開啟,將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歐盟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ESPR)將可持續發展納入產品核心指標;無線電設備指令(CE-RED)認證對電子電氣產品的網絡安全要求持續加碼;歐盟無障礙法案(EAA)與北美市場準入規則從包容性設計與技術壁壘維度,對產品國際化提出多元合規挑戰。
本次研討會聚焦這些核心議題,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新的法規環境,從而提升質量標準,優化創新流程,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專家多維解析 賦能企業合規體系構建
TÜ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區域總經理付治新在歡迎辭中指出:"數字化時代,合規體系已從技術安全層面延伸至社會責任與倫理道德領域。企業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合規性,確保技術發展與社會責任并行,才能在智能化與全球化浪潮中保持競爭力。"
TÜ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科學家王翠榆對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合規策略進行了詳細解讀,拆解AI 產品風險分級標準及認證流程,為企業提供覆蓋數據治理、算法透明度、用戶權益保護的定制化路徑,助力其構建可落地的AI治理框架。
TÜ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可持續發展項目經理陳赟然針對 ESPR 法規更新,從全生命周期視角解析了材料環保指標、能效升級路徑及循環經濟設計要點,為企業在產品設計與生產過程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提供了新思路。
TÜ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資深項目經理舒成浩聚焦無線電設備指令(CE-RED)的網絡安全要求,介紹了電子電氣產品的網絡安全評估方法和認證流程,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相關合規要求。
TÜ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副總經理李世靈立足北美市場,梳理電子電氣產品準入的技術壁壘與美國網絡安全要求,為企業跨境布局提供清晰指引。
TÜ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高級經理謝堂對歐盟無障礙法案(EAA)進行詳細解讀,強調了產品無障礙設計的重要性,以滿足歐盟市場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技術向善"引領產業生態
在人工智能技術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的大環境下,TÜV 萊茵正以創新姿態重構AI合規服務范式,提供從法規解讀、合規路徑設計到認證落地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未來,TÜV萊茵將錨定"技術向善",持續提升AI風險評估、可持續產品認證、網絡安全檢測等領域的技術能力,助力企業在智能化轉型的道路上穩健前行,引領行業邁向安全、可信、包容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