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新華絲路:西夏陵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彰顯文化交融

北京 2025年7月19日 /美通社/ -- 法國巴黎當地時間7月1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西夏陵”經審議通過,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60項世界遺產。

2025年7月10日在寧夏銀川拍攝的西夏陵1號陵與2號陵(無人機照片)。王鵬 攝
2025年7月10日在寧夏銀川拍攝的西夏陵1號陵與2號陵(無人機照片)。王鵬 攝

位于寧夏銀川賀蘭山下的西夏陵,是西夏王朝(公元 1038-1227年)留存至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考古遺存。遺產區包含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1處北端建筑遺址及32處防洪工程遺址。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持續考古發掘,這里已出土包括鎏金銅牛、綠釉鴟吻等在內的精美文物7100件,生動展現了西夏文明的面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西夏陵是多元文化交融影響的杰出見證。

其空間布局、設計理念和建筑形式既承襲了唐代(公元 618年-907年)和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的帝陵制度,又融入了佛教信仰和古代當地民族習俗,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喪葬傳統,并見證了西夏王朝在公元11至13世紀絲綢之路文化與商業交流中的獨特地位。

西夏陵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得到了委員會的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了中國政府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就。

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來,該遺址已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

特別是自 2000年以來,通過與專業機構合作,成功實施了60項陵墓加固工程,基本消除了影響帝陵和主要陪葬墓的不穩定風險和表面侵蝕問題。

此外,遺產區內約十萬平方米的建筑物和現代設施的拆除,加上建立的綜合監測預警平臺,有效確保了遺址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保存環境。

國際學者指出,西夏王陵是研究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建筑藝術和喪葬傳統的重要實物證據。其成功入選豐富了全球文化遺產的多樣性。

原文鏈接: https://en.imsilkroad.com/p/346640.html

消息來源:新華絲路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全球旅報
微信公眾號“全球旅報”發布最新的全球旅游產業、OTA(在線旅游)、航空公司、飛機制造、酒店行業最新動態。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