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西門子中國董事長肖松博士在WAIC 2025上發表主旨演講

2025-07-26 23:29 1256

以工業AI引爆新一輪生產力躍遷

上海2025年7月26日 /美通社/ -- 2025年7月26日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博士代表西門子參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西門子肖松出席WAIC
西門子肖松出席WAIC

【開場】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下午好!很高興再次代表西門子來到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不知大家是否有這樣的同感,生成式AI的浪潮已經把世界切換到"倍速模式"。一年前,西門子發布了全球第一款面向工業的生成式AI產品。如今,它已經從一個可以生成自動化代碼的"虛擬助手",升級為貫穿規劃、研發、生產、運維全鏈條的"智能體系統"。 

當你向它輸入一個問題,它回應的不只是一段"對話",還可以是一串"行動"——拆解任務、查找根源、提出解決方案、發出操作指令,直至把問題解決……全程自主決策和行動,無需過多人為干預。目前,全球200多家企業、超過15萬名工程和生產人員已經在和這個"智能體系統"緊密協作。

和消費級AI一樣,工業AI正從"能說會寫"邁向"能行動,會工作"。但與消費級AI不同的是,工業AI扎根于產業命脈,深度滲透制造業的毛細血管,帶給我們的是效率和質量的質變飛躍。

去年在這個舞臺上,我說:"AI正在化想象力為生產力,未來每個人都能創造出TA所能想到的任何產品!"現在看來,這一天會比預想的更早到來,實現路徑也愈發清晰——

【以深度行業know-how喚醒沉睡數據,打造"最強工科大腦"】 

首先,我們需要為高復雜度、低容錯率的工業世界,打造一個精確、可靠、強大的 "工科大腦"。

自1973年獲得第一個AI專利以來,西門子就持續在這條道路上探索。然而,在生成式AI爆發之前,傳統工業AI大多是單點突破,難以在不同應用場景中自由切換。

大語言模型的突破,為工業AI照進了規模化的曙光。但這還遠遠不夠。因為大語言模型更擅長生成和理解人類語言,而在工業世界中更常用的是機器語言,比如:溫度、壓力、振動、轉速。它們往往是數值型的,隨時間而變化,遵循著物理世界的規則和系統邏輯。 

所以,工業AI的規模化需要搭建一個精通機器語言的"大模型",它能看懂三維模型、二維圖紙和技術規范,能從時序數據中發現動態變化的規律,還能遵循生產制造的復雜工藝流程,應對突發情況。

要訓練這樣的模型,毫無疑問離不開海量數據。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借助深厚的行業知識和經驗,實現專業的采集、清洗、標注、結構化等一系列動作,才能真正釋放數據價值,孕育出真正強大且可靠的算法。

這也是西門子正在試圖破解的課題——工業基礎模型。數十年來,通過服務40多個垂直行業的40余萬家客戶,我們從自動化硬件和工業軟件中積累了豐富的多模態工業數據,更沉淀了對制造現場和工藝機理的深入理解。最近,隨著對Altair和Dotmatics兩家全球軟件企業總價值達150億美元的收購,我們又進一步擴充了在數據科學、電磁仿真、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的AI能力。

依托這些關鍵要素,西門子1,500余名AI專家正和客戶團隊以及全球AI領軍企業攜手合作,加速工業基礎模型的研發,并以此為底座,賦能更多聚焦細分場景的垂直模型和應用,加速工業AI的規模化落地。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全球至少有80%的工業數據依然被鎖在各自的孤島。如果這些沉睡的數據被喚醒和打通,如果隱藏其中的規律被算法照亮,將會為產業升級釋放出何等的價值!

【深耕場景,以工業智能體打通數實世界,釋放"工業+AI"巨大潛能】

如果說基礎模型聚焦的是工業AI技術底座的"廣度",那么智能體 (Agent) 的出現,則讓AI從"思考"進入到"實操",在一個個真實而具體的場景中挖掘出產業價值的"深度"。

我開頭為各位描述的,就是我們的Industrial Copilot智能體系統。在西門子展臺,您可以親自去體驗一下,它是如何接收自然語言下達的訂單需求,調動多個智能體串聯協同,在低人機交互的情況下,實現自主生產和成品交付。原本耗時數小時人力的操作,如今也許幾分鐘內就能完成。

再舉一個例子。在座各位是否有人了解"冰銅"?它是煉銅過程中的半成品。冰銅品位是它的銅含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成品質量和爐體壽命。傳統模式下,冰銅品位依賴老師傅"把關",是煉銅業轉型發展的一大"瓶頸"。 

我們與"十五冶"合作,整合了11個工藝段的設備數據,以及來自行業文獻、工藝規范和"老師傅"口口相傳的經驗,打造了煉銅行業首個下沉到邊緣的智能體。在1,200度高溫下,它能解讀實時參數變化,給出調優建議。自"上崗"以來,智能體推薦參數的采納率已達到94%以上,冰銅品位的穩定性提升了15%。從"經驗煉銅"到"AI煉銅",是質量和效率的雙雙提升

在可以想象的未來,以基礎模型為底座,大大小小的工業AI將以智能體的形態活躍在千行百業。它們各有專長,又彼此協作,組合成千變萬化的"全能戰隊"。到那時,人只需要發揮想象提出創意,剩下的事,都可以交給智能體。

中國具有豐富的工業場景和優秀的AI創新人才,正是孵化智能體的熱土。我們期待和廣大的客戶、生態伙伴們共同打造一個開放的工業智能體生態,通過西門子開放式數字商業平臺Xcelerator,來實現共享、共創和共贏。

人與AI互融共生,推動人類智慧的再次飛躍

經常有人在問:在這樣的未來,人是否會被AI取代?

我的答案始終是:不可能完全取代。因為只有人才能用心靈去共情他人、洞悉萬物;只有人才會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不斷探索未知、勇往直前。

過去170多年里,西門子穿越了3次工業革命。歷史一再證明,每一次技術的飛躍,都是對想象力和生產力邊界的拓寬。當機器一步一步將人類從勞作中解放出來,人類也在一步一步釋放自身的潛能,創造新的文明。

今天,我們來到了人類智慧和人工智能的交匯點,人和機器的坐標又將面臨一次位移。這何嘗不是在推動人類智慧的又一次"飛躍"呢?

(結語)

各位嘉賓,工業AI的時代窗口已經打開。工業的"底層操作系統"正在被基礎模型和智能體重新書寫。它也許不像消費級AI那樣占據熱搜頭條,卻以低調而強大的方式,孕育著一場意義深遠、氣勢磅礴的產業革命。

讓我們一起投身這場科技創新的盛宴,共同開創一個充滿無限想象的工業新紀元!

謝謝大家。

 

消息來源:西門子中國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全球TMT
微信公眾號“全球TMT”發布全球互聯網、科技、媒體、通訊企業的經營動態、財報信息、企業并購消息。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