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9月22日 /美通社/ -- 9月4日,國家工信部正式公示2025年度卓越級智能工廠項目名單,立邦涂料(中國)有限公司位于上海的"綠色高性能水性涂料數智融合智能工廠"項目成功上榜,標志著立邦在數智化轉型方面的實踐獲得國家級權威認可,智能制造布局持續完善。
近年來,在國家《"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指導下,工信部等六部門將智能工廠劃分為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和領航級四個層級,并開展智能工廠梯度培育和評選工作[1]。"卓越級智能工廠"的評選著重考察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和智能化升級等方面的成效,覆蓋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生產管理、運營管理五大核心環節[2]。作為涂料行業的重要企業之一,立邦自2020年啟動"智能制造戰略"以來,持續以自動化、數字化、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為支撐,積極推進綠色智能制造工廠建設,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入選的立邦上海工廠,嚴格遵循卓越級智能工廠的建設標準,深度融合"工業4.0"理念,構建了覆蓋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管理、生產作業和運營管理等全環節的15個場景化智能體系,其中11個場景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數字化與智能化升級,工廠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成本優化和綠色低碳發展。例如,依托DCS控制系統,該工廠實現了從投料、攪拌、生產到儲存的全流程自動化密閉生產,做到無泄漏、無污染;自動倉儲系統則實現了產品自動入庫、上架、記賬、取貨及發貨,倉儲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五倍。立邦以自動化改造為起點,逐步推進數控化升級、物聯網部署與數字化系統協同,探索出一條清晰的技術演進路徑,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為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制造實踐提供了有益參考。
在智能制造體系的整體構建中,立邦注重系統化推進與平臺化協同。工廠采用"云-邊-端"三層架構,實現設備層、控制層、管理層的垂直集成與供應鏈上下游的橫向協同。通過部署智能傳感器與工業機器人,設備聯網率達95%,保障了數據的實時采集與同步;邊緣計算節點實現對生產狀態與質量數據的毫秒級響應與動態優化;云端則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ERP、MES等系統,利用大數據與AI算法實現工藝優化與能耗預測,全面提升工廠的數智化水平。
在數智化轉型不斷深化的背景下,立邦持續完善綠色智能制造體系。截至目前,立邦中國已建成21家智能制造綠色工廠。其中,1家工廠榮獲"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稱號,9家工廠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2021年,立邦中國"涂料行業個性化定制新模式"實踐案例成功入選"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成為2017年以來中國涂料行業唯一入選的案例。此外,立邦多家子公司也先后獲評省級及區域級智能工廠、智能制造標桿車間等榮譽,逐步形成覆蓋全國、梯次銜接的綠色智能制造網絡。
秉承"用科技構建最賦價值的生態平臺,成為涂裝整體解決方案的引領者"的企業愿景,立邦中國將持續推進數字化與智能制造,不斷提升新質生產力,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創新力量。未來,立邦還將在碳中和目標指引下,持續優化能源結構與生產流程,致力于構建更高效、更綠色、更協同的涂裝制造新生態。
[1] 工信部,六部門關于開展2024年度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的通知,2024/10/28,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4/art_71b504e8f1d5444a988390593aeadf0b.html |
[2] 工信部,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要素條件(2025年版),2025/6/20,https://wap.miit.gov.cn/jgsj/zbys/wjfb/art/2025/art_962c2fec71fa4f84ab75129acc43a6cc.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