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2年7月2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今年上半年,針對2012年以來國內各地各類自然災害,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共啟動災害應急響應18次(其中三級響應2次,四級響應16次),災害種類涉及雪災、地震、干旱、洪澇等。總會先后向青海、云南、江西、湖南、甘肅、貴州、廣西、新疆、湖北、內蒙古、四川、河南、山東、陜西、重慶等15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受災地區調撥救災款物價值1067多萬元。其中物資價值889.6459萬元,包括棉被31300床、家庭包19482個、夾克衫3000件、棉衣2300件、單帳篷1150頂、棉帳篷200頂;救災資金178萬元,用于旱災地區人畜飲水工程改造以及糧食等其它救災物資的采購。
備災救災工作是我會的核心職能之一。四月份,總會專門下發了《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關于做好2012年自然災害救助工作的通知》(中紅字〔2012〕19號),對全系統2012年的災害應急救援工作進行了部署和要求。全國紅十字系統70多座備災救災中心(物資庫)認真做好庫存物資的清點和倉儲工作,增加救災物資儲備數量,優化物資種類,并提前做好救災物資緊急運輸的預案準備工作。總會及部分省級紅十字會所屬的賑濟、醫療、供水、大眾衛生、搜救、水上救生、心理等7大類救援隊舉行了多次模擬演練,時刻準備,嚴陣以待。在今年的災害救助工作中,各受災省紅十字會還充分發揮志愿者隊伍的作用,在救災物資的運輸、發放以及災后搜救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也密切關注國內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香港特別行政區向湖南、云南、江西等省(自治區)提供了價值156萬多元的物資救助。澳門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向湖南、江西、廣西提供了42萬元的款物援助。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主汛期,中國紅十字會各級組織正密切關注國內災情進展,從人、財、物等各方面做好準備,確保災后第一時間響應,發揮好政府人道救助領域助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