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8月22日電 /美通社/ -- 繼8月3日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后,云南省昭通市再次發生地震。中國地震臺網測定,17日6時7分,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發生5級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目前已造成20人受傷。云南省地震局表示,此次地震不屬于魯甸“8·03”6.5級地震的余震。
云南地處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帶的東南側,是主要的受力區域,是我國地震最多、震災最重的省份之一,并具有頻度高、強度大、分布廣、震源淺、災害重的特征。云南土地面積僅占國土的4%,卻承受著全國破壞性地震平均量的20% ,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區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84%。
通信是抗震救災中互聯互通的生命線
經核查,永善地震最嚴重時導致當地6個基站退服,無一干二干通信線路受損,未發生鄉鎮通信全阻情況。此前,“8·03”地震中通信設施嚴重受損,截至地震當晚, 41個移動通信基站退服(占該縣基站總數的11.2%)。
基站退服會導致通信阻斷,電話沒有信號,甚至連求救電話和短信也無法發出。在地震災區,網絡通信是調度人員、救災人員互相溝通、快速搶險的工具,更是受困人員求救的手段,通信早一秒恢復,受困人員就能多一秒生存希望。
由于災區現場屋塌瓦落,基站、機房、傳輸線路受損掩埋,使通信恢復工作困難重重。云南移動迅速啟動抗震應急通信保障預案,通過精準數據快速定位故障基站并進行搶修,為抗災信息的傳遞提供可靠保障。
浪潮優質資源數據助力震區通信故障精準定位
在通信網絡中,網絡資源數據是核心、是基礎。浪潮承建的綜合網絡資源系統提供了全面準確的資源數據,以及準確無誤的資源關聯關系,為故障基站的準確定位提供保障。
通過外線資源模塊中的 GIS 地圖,能夠清晰、智能的展示退服基站間的外線信息,準確判斷線路使用情況,即便是在道路毀壞、現場一片狼藉的狀態下,也能幫助搶修人員能精確判斷故障點,在管道、光纜搶修時提供有效的支撐,降低了人工判斷線路造成的延時。
昭通移動打下數據基礎地震面前“臨危不懼”
自然災害不可避免,能做到的是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在昭通震區能夠快速重建通信設施,這與云南移動昭通分公司扎實的基礎管理工作與長期細致工作的積淀是密不可分的。
2013年,云南移動啟動數據質量專題工作,重點提升綜合資源管理系統中空間、傳輸、無線三大專業的數據質量,提高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經過為期一年的數據質量整治,昭通移動三大專業數據準確性達到了95%以上。在昭通移動數據質量整治過程中,浪潮綜合資源管理系統不僅為數據服務提供了有效的支撐工具,同時在系統本身方面,制定了有效的數據核查規則,合理輸出統計報表,使數據維護人員有效針對錯誤數據進行整改,在數據整治方面取得較明顯的成績。
數據是根本,是網絡的源頭。唯有打好數據的基礎,才能在任何時刻都能產生實際的應用價值。正是因為昭通移動前期準確的數據基礎作為支撐,才使得災后網絡故障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排查和搶修,為投入到抗震救災當中的各界社會力量提供通信保障,贏得了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