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圳2014年12月1日電 /美通社/ --2013年余額寶橫空出世,在阿里帝國的光環下,引爆全民互聯網金融狂歡熱潮。中國的普通老百姓發現,原來錢還可以這樣生錢。阿里的互聯網金融理財思維第一課,直接與中國國民口袋掛鉤,大國經濟下,國民對理財產品的胃口,遠遠超出銀行提供的服務范疇。這也恰合適宜的促生更多的寶寶類互聯網金融產品,應運而生的還有各式P2P網貸平臺。時至今日,互聯網金融行業仍屬于新興產業,由于監管法規缺乏,在野蠻生長的同時,亦不斷涌現新問題,尤以近段時間頻發的P2P平臺老板跑路現象為甚,就此問題,近日e人e貸董事長魯威先生率先發聲,發表其對此現象的看法,分析P2P行業現狀,并為廣大投資人提供規避P2P平臺跑路的方法。魯威先生認為未來P2P行業必然迎來更大的發展,投資者沒有必要因噎廢食,互聯網時代,P2P仍是金融行業難得的高收益投資品種。
P2P行業將迎來更大發展
對于投資人來講,由于國內傳統金融機構大眾理財產品匱乏,大量的理財需求得不到釋放。而P2P具有理財門檻低、操作簡便和用戶體驗好等特點,引入國內后得到了廣大投資人的熱捧,發展速度迅猛。但自從P2P引入國內以后,跑路、提現困難等問題接連不斷。談到P2P網貸平臺跑路問題,魯威先生認為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目前政府相關部門針對P2P的監管仍處于真空狀態,進入P2P行業門檻極低,同時P2P業務披露不夠透明,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其次,也有部分機構對P2P的金融屬性理解不深,貿然進入P2P領域,但是無法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從而將有潛在風險的項目引入到P2P平臺,在出現到期兌付困難后,也可能導致跑路。
P2P平臺的先天缺陷導致不規范現象頻發,但作為從業近二十年的資深金融界人士,魯威先生依然看好P2P平臺的發展。魯威認為跑路事件的發生是P2P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每個新興行業的發展都會伴隨大量企業涌入、又有大量企業被淘汰的過程,隨著行業的優勝劣汰整合,并順應社會經濟政策變革,能夠主動迎合行業發展趨勢,主動維護投資者利益的平臺會存活下來并不斷壯大,品牌效應會使行業的集中度理性提高。隨著監管政策的落地,以及投資者趨于理性,未來的P2P行業必然迎來更大的發展。投資者沒有必要因噎廢食,互聯網時代,P2P仍是金融行業難得的高收益投資品種。
軟、硬實力一個都不能少
“投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在收益更大的P2P平臺更是如此,就如何規避投資風險,謹慎選擇P2P平臺,魯威先生亦發表其看法。魯威認為,投資P2P平臺重要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首先,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貪婪是投資較大的敵人。從目前跑路的平臺看,大多數給予投資者的回報偏高。高回報必然對應著高風險,平臺給予投資人的收益越高,意味著它對外投資的收益要求會更高,從而可能會引入高風險的項目。其次,有些以欺詐為目的的平臺,由于壓根沒想償還投資款,也會以高息為誘餌吸引投資者。第三,避免賭徒心態。有些投資者輕信既往數據,認為新設立的平臺是安全的,而盲目“炒新”和追求高收益,而目前平臺倒閉的時間越來越短,以前三個月或者一個月的經驗數據變得毫無意義。投資不同于賭博,需要理性分析、認真調研。第四,避免盲從,股市中常說的“羊群效應”在P2P領域依然是有效的,大多數投資者本身不具備專業知識,更怠于深入調研,于是盲目跟隨別人投資,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獨立思考和理性判斷對于投資都是極其關鍵,當然理性的投資也需要傾聽更多、不同的聲音,兼聽則明。
除了良好的心態外,合理的規劃和周密的調研對于投資P2P平臺也非常必要。理財規劃的課題很大,魯威先生重點提到“分散投資”,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這樣個別P2P平臺即便跑路也不至于造成全部損失。相對于分散投資,調研對投資者本身的素質要求更高,事實上絕大多數投資者沒有獨立的調研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盡管如此,投資者還是可以提前做好基本的功課。比如,在計劃投資某個P2P平臺前,先在網貸之家、網貸天眼、棕櫚樹等各個專注于P2P的第三方機構了解P2P平臺的評級狀況、調研報告、是否有負面新聞等。也可以加入各個投資P2P的QQ群、微信群,與群友分享投資經驗,獲取有關計劃投資平臺的相關信息。對網貸平臺自身的情況也要深入調研,如果條件允許,較好能夠現場調研,如果要投資的平臺在異地,也可以委托當地的朋友進行必要的了解。平臺的投資風格和風控措施往往與平臺穩健性息息相關。
“羊群效應”表述的是大眾的從眾心理,映射在P2P領域,投資人可能覺得大平臺的風險更低。魯威先生認為這個認識大體是正確,但還要看平臺從小到大業務模式是否合理,如果是那種急功近利,追逐高收益,持續承諾高回報的平臺,就要考慮其迅速做大的合理性。畢竟目前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盲目擴張難免導致風險的發生。投資者在調研時往往會注重平臺的股東背景、擔保措施等“硬件”,而往往忽略一些軟實力。比如說平臺老板的教育水平與從業經歷,一般教育水平越高、從業經歷越久,其跑路的成本也越高,這樣的人往往傾向于穩步發展而沒有必要鋌而走險。公司治理也是平臺的軟實力,卻更容易被投資者忽略。公司治理就是一種對公司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體系,它不僅規定了公司的各個參與者,例如,董事會、經理層、股東和其他利害相關者的責任和權利分布,而且明確了決策公司事務時所應遵循的規則和程序。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往往內控水平更高,風險管理能力也更高。所以魯威先生建議投資人從“硬實力”、“軟實力”兩大方面綜合評定要投資的P2P平臺,較大程度為自己的選擇規避風險。
e人e貸推崇全流程、全員風控
魯威先生在金融行業已經工作近20年,在e人e貸上線之前,華信金控集團在金融領域也已有多年的行業經驗。作為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后起之秀,e人e貸在董事長魯威先生的領導下,上線6個多月,注冊用戶即達到1.8萬,平臺累計成交量逾2億。在此,魯威亦分享了其運作e人e貸的理念以及保障投資人資金安全的方法。
與大多數平臺有所不同,e人e貸不認為互聯網是個獨立的行業,更不認為互聯網金融會顛覆金融行業。魯威先生認為互聯網是一種工具和平臺,只是這個平臺相較傳統的平臺具有更大的延展性和爆發力,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金融和其他傳統產業必須利用互聯網才有前途。e人e貸做P2P是要抓住互聯網時代的機遇,把傳統的金融業務延展到互聯網上,賦予其更多的時代內涵。
魯威先生認為P2P行業仍然是金融行業,金融行業的核心仍然是風控,因此e人e貸著力打造自己的風險管理能力。在風控體系建設上,e人e貸著力在三個方面:團隊建設、制度建設、風控文化建設。在團隊建設上,除了關注從業經歷外,也注重人才結構和專業能力的打造。e人e貸團隊骨干都具有金融從業背景,但也不乏企業背景人才,同時公司還擁有財務、法律、資產評估等專業團隊。e人e貸還建設了嚴謹完善的風控制度,與銀行相比也絕不遜色。在風控文化建設上,e人e貸推行求真務實的風控文化,強化項目前期調研,給項目決策提供堅實的依據。e人e貸還推崇全流程風控和全員風控,要在業務每個流程,每個節點,相關和不相關的每名員工都能主動參與風險管理。
相比于大多數平臺,魯威先生認為e人e貸公司的治理也同樣具有優勢。e人e貸是股份制企業,秉承“嚴謹、專業、誠信”的宗旨,對股東、投資人、委托人、員工負責的態度,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內控機制。魯威先生表示,他簽字自己也轉不走公司一分錢,所以不可能發生其他平臺騙錢跑路的事件,投資者盡可以放心。
人物簡介:
魯威 華信金控集團董事、總裁
e人e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
工商管理碩士(MBA) 注冊會計師(CPA)
深圳市中小企業金融顧問 全國房地產基金協會常務理事
深圳市企業創新促進會副會長 深圳市私募基金協會理事
深圳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