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5年8月7日電 /美通社/ -- 8月1日至7日是第24個世界母乳喂養周。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制定的“嬰幼兒喂養全球戰略”明確指出,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對嬰兒進行純母乳喂養,之后添加輔食并繼續母乳喂養至2歲或2歲以上。因此通過加強多科室合作,充分發揮各科室的專業特長,共同支持、保護和促進所有母嬰的母乳喂養順利實施,具有深遠的意義。由于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原因,吸奶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家庭獲益于吸奶器的便利,和同類產品相比,美德樂專注母嬰領域,獲得了世界各國媽媽們的一致認可。
8月1日,全球母乳喂養專家美德樂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舉行了一場“全方位支持母乳喂養,醫院多科室合作新進展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主辦,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協辦。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原衛生部婦幼司兒童處處長宋嵐芹,中華醫學會圍產分會青年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專業委員會早產兒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韓樹萍,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副主任、中華圍產醫學會委員及秘書、中華圍產醫學會北京分會委員及秘書、北京市優生優育學會理事陳倩悉數到場,并在會前接受訪談,共同分享“多科室合作促進母乳喂養”的具體方案。
(1)多科室合作促進母乳喂養,共同協作意義重大
母乳喂養涉及母親、寶寶和乳房,而現代醫院管理中,母親、寶寶和乳房分別屬于產科、兒科和乳腺科三個科室。所以需要通過加強多科室合作,充分發揮各科室的專業特長,共同支持、保護和促進所有母嬰的母乳喂養順利實施,需要醫院的產科、兒科、乳腺科等的醫生護士的多科室多團隊協作。
母乳喂養是自然狀態,多數情況下只要給母嬰時間和條件,母乳喂養都能夠順利實施.通過產前宣教、產時早接觸早吸吮和后續母乳喂養方法指導就可以。但如果出現母嬰分離、特別是早產等的時候,嬰兒喂養和媽媽泌乳就被分開成為兩個課題,這就需要醫院的產科兒科采取一致標準、統一的流程和措施,形成產兒聯動。產科產后盡快指導媽媽吸乳,把母乳盡快送到新生兒科,新生兒科盡快哺喂。另外,如果出現乳腺炎或者乳頭疼痛等問題,也需要乳腺科的醫生積極參與診療,可見產科、兒科、乳腺科等攜手支持才能共同促進母乳喂養。
(2)加強母乳喂養宣傳,增加媽媽喂養信心
專家表示產科醫生一直承擔了很多母乳喂養推動的工作,比如在產前檢查、產時的母乳喂養指導和出院后隨訪等過程中,幫助媽媽們樹立正確的母乳喂養理念和信心很重要。
目前大量母乳喂養的具體宣教和指導工作主要依靠護士們的臨床經驗,下一步需要展開更多的臨床研究和實踐,幫助和促進母乳喂養。
針對媽媽奶少的問題,通常大家認為只要按摩開奶、要喝湯、要多喂就一定可以增加母乳,但如果沒有改善,很少有別的好辦法了。而現在發現早產、剖宮產、妊娠期糖尿病、肥胖、輔助生殖、內分泌不平衡等問題,都有可能會影響泌乳。所以產科醫生不僅僅要關注前置胎盤、羊水栓塞等嚴重并發癥,也應當關注產科并發癥、合并癥對產婦泌乳的影響。
隨著人們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了解,產科醫生需在產時和產后及時增加母乳指導和支持,比如如果出現母嬰分離時,產科醫生可以考慮下醫囑,要求必須做到8-12次吸乳,這樣才能確保泌乳及時啟動。專家表示產科醫師在母乳喂養支持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僅需要提供母乳資訊和信心,還必須要盡可能的確保母乳“為有源頭活水來”。
(3)完善母乳庫數據,推動早產兒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是一種重要的醫療方式,它不僅僅是營養,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早產兒發育,降低早產相關的并發癥,因此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必須不遺余力地推動早產兒的母乳喂養。
早產兒母乳喂養首選是親母母乳,母乳庫的捐獻母乳的第二選擇,現在有很多醫院也想建母乳庫,但覺得目前條件有限,母乳庫運行要求嚴格,所以建立母乳庫的條件還不成熟。因此中國的大部分早產兒還是喂配方奶為主。需要指出,對于大多數的醫院新生兒科來說,不是一定要等到建立母乳庫以后才能推動早產兒母乳喂養,我們應當依靠產科、兒科聯動,共同從產前、產時、產后不同時間提供母乳喂養支持和指導,讓更多早產兒獲得親母母乳的呵護。
對早產兒來說,初乳具體重要意義,首先初乳富含免疫保護和促進發育的成分,初乳的主要作用不是為了提供營養;其次初乳成分接近羊水,早產兒缺少孕晚期吞咽羊水的階段,所以初乳對于早產兒來說特別重要,能夠促進腸道發育,降低NEC的發生率;初乳階段接觸配方奶,會干擾初乳的保護性作用,有研究表明,產后14天純母乳喂養,不添加配方奶的話,可以降低NEC發生率,折算成經濟價值的話,14天內純母乳喂養1ml/kg/d的母乳可以降低NEC相關治療費用$543。可以說,純母乳喂養重要的階段就是應當盡可能在初乳階段避免使用配方奶。
(4)多科室合作促進母乳喂養成果和未來的發展
據宋嵐芹處長介紹,母乳喂養不只是護士的職責,對于母乳喂養支持可以采用分級體系,制定醫院的母乳喂養多科室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支持的效果。對于早產兒和其他母嬰分離病例,產科醫生需盡快下醫囑進行8-12次,確保產婦盡快啟動泌乳。新生兒科醫生應當鼓勵產婦送奶,有條件的醫院設立采奶室,提供口頭和書面的宣教,并確保每滴乳汁都能夠讓寶寶吃到。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夠獲得母乳的保護。
點擊下方鏈接觀看訪談視頻 http://v.qq.com/page/u/r/v/u01615cuo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