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5年10月19日電 /美通社/ -- 億歐網深圳越界沙龍第一期15日在有“深圳硅谷”之稱的南山科技園思微SimplyWork開幕,來自社區O2O、互聯網醫療、資本投資等多領域的企業相關負責人,圍繞“O2O創業創新”進行了一場腦力激蕩。就醫160聯合創始人王明在沙龍上進行專題演講,介紹了就醫160的愿景:搭建中國人的網上醫院。
網上醫院為患者就診節省4小時
王明表示,在互聯網醫療激烈的競爭中,就醫160的策略是做重度垂直的O2O平臺,創新地通過整合優秀的醫院、醫生資源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搭建網上醫院,打造一個開放、透明、協同的互聯網+醫療生態系統。
數據顯示,就醫160平臺為患者每次就診人均節省4個小時。在診前環節,以往患者需要在醫院現場排隊掛號、繳費、導診問路,平均耗時120分鐘;通過網上醫院,預約掛號、提前支付、就診指南均可在線上實現,平均耗時15分鐘。在診中環節,患者在排隊候診、繳費,各樓層往返上平均耗時40分鐘;用網上醫院以后,患者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取號,在線候診,手機上直接支付醫藥費、檢查費,平均耗時20分鐘,節約一半時間。在診后環節,患者需要往返醫院取報告單,平均耗時135分鐘;而網上醫院可以將電子報告單、檢驗檢查結果直接推送到手機上,平均耗時30分鐘,而且患者可以隨時在手機上查看。
就醫160是國內目前唯一打通院內、院外全流程醫療服務的O2O平臺,網上醫院的一個典型案例是深圳市兒童醫院,從預約掛號到支付醫藥費、查看檢查報告、點評醫生等,各類數據被整合在就醫160的統一平臺上,患者只需動動手指點擊手機屏幕即可輕松獲取。深圳市兒童醫院成為特區首家實現移動在線診中支付的醫院,得到了就醫市民的一致好評。接下來,診中支付還將在深圳婦幼保健院、羅湖醫院等醫院陸續上線。
就醫160提出網上醫院標準
在日前召開的2015中國衛生信息技術交流大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健康醫療信息化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醫療信息化的組成部分,就醫160在業界率先提出網上醫院三個關鍵詞:連接、用戶體驗和運營,用良好的醫療平臺資源、多端產品覆蓋、專業運營方案保障,構成網上醫院的核心要素。
據介紹,我國有近14億人口,但現有三甲醫院僅1000多家,不改變服務模式,提高效率,無法滿足人們的就醫需求。就醫160正是抓住了各大城市“掛號難”這一痛點,通過網上預約掛號,幫助醫院提高效率,縮短就診人員掛號排隊時間,繼而更全面深入打造互聯網醫療。
截至2015年9月底,就醫160平臺從深圳、東莞、長沙、廣州等城市逐步發展到北京、上海、香港、鄭州、合肥、成都、武漢、南京等200多個城市;可掛號省份達到31個;服務醫院1700多家,其中三甲醫院達到560多家;可服務醫生數30多萬;實名注冊用戶超過5000萬;累計掛號患者數超過4000萬;累計成功掛號人次超過5000萬;移動端掛號比例接近60%;與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新浪等大型互聯網公司達成合作伙伴關系。同時,藍蜻蜓院感軟件服務醫院數量超過5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