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野馬財經金融科技競爭力高峰論壇名家縱論前景

野馬財經
2017-01-11 19:19 7169

北京2017年1月11日電 /美通社/ -- “你以為你的對手是友商,其實你的對手是時代。”

在中國金融科技火紅的2016年,不論傳統金融機構還是新創業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都深刻認識到金融科技帶來的變革。順勢而為,順勢有為成為時代賦予金融業的重大使命。

金融科技支撐下的金融創新,從規模導向朝功能與結構導向轉變。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助理楊濤用了一個通俗的比喻: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且遵守一般規則與“不同家庭習慣”,就是好貓。

楊濤正在發表演講
楊濤正在發表演講

金融科技的變化值得重視與研究。由野馬財經主辦的“2017金融科技競爭力高峰論壇”于2017年1月10日在北京舉辦。來自官方、學術界及企業的多位巨擘蒞臨論壇現場,全面回顧全球金融科技2016年的發展歷程,并展望2017年發展趨勢,較大化挖掘金融科技的應用價值與市場前景。

金融科技呈現破局之勢

金融科技在2016年的發展迅猛,多個細分領域受之影響。

融360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葉大清認為,互聯網金融從1.0到3.0 -- 互聯網金融1.0為信息平臺,互聯網金融2.0為交易平臺,互聯網金融3.0為決策和服務平臺,核心是對風險的管理,和對用戶需求的滿足。

而對于網貸行業,2016年變化也引人矚目。北京網貸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大剛介紹,2016年個體網絡借貸行業發展特點。政策逐漸清晰,規則逐漸建立;總體規模增長,市場教育深入;市場馬太效應盡顯,淘汰加快;投資集中,強度加大,場景化提高;“小額分散”業務模式確立;數字普惠金融原則確立;市場根據業務模式開始進行分割。

傳統銀行機構2016年的變革也加快了速度。眾多商業銀行已經走在積極創新求變、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主要表現在:

互聯網、虛擬現實等技術的快速普及,催生了用戶服務層面的大量創新和應用,改變了銀行服務模式。

大數據分析技術將經營管理從以主觀判斷和經驗作為主要決策依據的半人工管理模式,轉變為以機器學習為主、數據作為決策依據的智慧經營模式。

云平臺、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改變了業務處理和基礎設施部署的方式,大大降低了銀行的業務運營成本和IT投入。

在金融科技術的發展過程,除了對原有技術的突破外,制度的變革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前提條件。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制度決定誰能夠做金融,包括金融業務活動的法律、規則和范式,是金融功能的基礎;技術提供金融功能實現的基礎設施,技術變遷驅動著金融創新和功能結構,技術是金融的驅動力。金融技術創新是末,制度創新才是本,新金融發展須補“技術短板”和“制度短板”。

圓桌嘉賓討論環節
圓桌嘉賓討論環節

然而,陶石資本創始合伙人葉蕙芳表示,從資本角度看,技術重要的是要看到落地。比如,投資區塊鏈,陶石資本考察了30多家公司,認為目前國內的區塊鏈公司還做不到企業級服務。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識別也好,未來的場景應用非常美好,然而,需要走的路還很長。個人覺得,金融科技如果大面積應用,還需要踏踏實實地針對場景進行研發與落地。

對于未來,葉大清表示,科技金融的創新至少是二三十年的長跑道,是一場馬拉松。真正馬拉松的下半場是32公里,現在才跑了5公里未來依然任重道遠。

金融科技行業大數據報告發布

論壇現場,野馬財經聯合專業大數據分析公司易觀,發布了《中國金融科技(FinTech)研究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易觀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李子川對該報告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表示,目前我國產業供需矛盾依然明顯,金融科技成有效解決手段。以科技/技術創新,替代傳統的土地、資本和勞動等生產要素投入,同時與金融改革實現協同效應,是產業升級及經濟長期可持續性發展的根本保障。

目前,金融科技現實組織形態多樣,核心金融功能效率大幅提升。

首先,“金融科技”指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各類先進技術,實現金融行業在資產特性、交易機制、組織方式等方面創新發展的一種新業態。科技創新的高風險性不確定性,以及強烈的外部性特征,契合金融發展本質。

其次,數據、技術服務資本認可度提升,提升利好金融科技發展。從資本傾向上看,2016年借貸領域的投資熱度稍有下降,并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細分領域,數據、信息、技術服務等在行業中關注度有所提升,這些也是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基礎,預計到2017年資本對金融科技熱度將上升到新的層面。

再次,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業務的各個環節都帶來了變化。

金融科技對資產端的改變:數據驅動、合作共贏。作為大數據風控的基層數據,不同平臺間的信用數據必然會打破孤立的形勢,最終形成聯網共享的狀態。目前互聯網金融風險共享系統已嘗試接入多家網貸平臺。

金融科技對傳統機構影響:從電子化進一步向智慧型變遷。近年來銀行業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部分業務收入正被一些新興金融科技公司所分流,應對此威脅,依托電子科技技術,傳統銀行加速向智能化、輕型化方向轉型,電子銀行交易額快速增長,2016年行業平均業務離柜率有望達84.51%。

金融科技對傳統機構影響:從單一渠道向高水準場景化、垂直化轉型。互聯網保險公司主要從垂直場景切入,通過自主開發或與第三方合作來推出針對細分人群的場景化保險,而技術創新使得第三方渠道能夠幫助用戶快速選擇產品。此外,互助保險的發展仍然依賴于風控體系的搭建和完善。

互聯網金融智庫成立

同時,為深入參與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加強與業內專業人士聯系,共同挖掘行業價值與警示風險,野馬財經特建設“野馬財經互聯網金融智庫”,并在當天論壇上正式宣布該智庫成立。

“野馬財經互聯網金融智庫”由來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北京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零壹財經、網貸之家等機構的專家、學者、第三方研究人士等組成。

2016年金融科技從年初火到年尾,全球的金融科技投資都在減速,唯有中國的金融科技投資逆勢增長,成為資本寒冬中的佼佼者。2017年又會有怎樣的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回顧2016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發展

回顧金融科技在2016年取得的成就,野馬財經從先進技術應用于突破、模式及創新度、用戶數量及活躍度、市場前景及估值及融資情況五個維度出發,根據線上投票結果、易觀大數據、互聯網金融智庫專家意見,綜合評定出2016金融科技競爭力10強企業。

2016年金融科技競爭力10強企業領獎
2016年金融科技競爭力10強企業領獎

最終京東金融獲得最具創新模式企業獎百度金融獲得最具獨創性企業獎陽光保險獲得最具活力企業獎鳳凰金融獲得最具影響力企業獎捷信消費金融獲得最具競爭力企業獎蘇寧金融獲得最具開拓性企業獎中信金V說獲得最具潛力創業品牌獎泰達宏利基金獲得最具品牌價值企業獎信而富獲得最具價值金融科技品牌獎網信理財獲得最具綜合實力企業獎。

消息來源:野馬財經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全球TMT
微信公眾號“全球TMT”發布全球互聯網、科技、媒體、通訊企業的經營動態、財報信息、企業并購消息。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