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3月9日電 /美通社/ -- 當女性駕駛者日益被貼上“女司機”的標簽,什么樣的車才是“好車”?三八婦女節之際,這個問題有了更為清晰的探討和回答。主題為“The NEXT 女大當‘駕’無人車”的英特爾無人駕駛分享會在北京舉行,來自英特爾、賽迪網、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地平線等的多位行業資深人士,探討了無人駕駛將為女性駕駛者帶來的精彩體驗以及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
會上還發布了《駕駛行為及對無人駕駛態度相關性研究》報告,通過嚴謹細致的調查研究揭示女性駕駛者對無人駕駛的態度。
“女司機”變“女王”?無人駕駛可以有
女性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等不斷提升,在駕駛領域卻被貼上“女司機”的標簽,如何成為真正的“女王”?本次分享會的圓桌論壇上,英特爾無人駕駛事業部中國區市場總監徐偉杰、賽迪網副總裁梁媛、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駕駛員信息及安全系統經理朱曉華以及地平線聯合創始人陶斐雯,就無人駕駛化解女性司機駕駛痛點、技術發展與行業趨勢等話題,暢談現在與未來。
“夜里照顧孩子,白天還要上班,結果開著車,就在紅綠燈路口睡著了”,有著“10年+”駕齡的梁媛從切身了解到的情況,講述女性的駕駛痛點。“女性對安全駕駛、提升體驗有著非常強烈的需求”,她直截了當地表明態度,“我期待無人駕駛,它的確能給未來出行帶來顛覆性變革。”
無人駕駛能夠化解女性司機的駕駛痛點,但不是一蹴而就的。“解放雙腳、解放雙手、解放雙眼、解放思維,直至所有人都成為乘客”,朱曉華通俗易懂地解釋了無人駕駛的發展路徑。她認為,目前已經量產的車還是處于從“解放雙腳”到“解放雙手”努力的過程,而無人駕駛的發展需要整個產業一起推動,比如英特爾就在不斷提供更強的計算能力。她同時表示,與目前輔助駕駛技術較大的不同是,無人駕駛是社會資源的大整合。
在無人駕駛的發展過程中,就技術領域而言,陶斐雯認為數據、算法、計算能力是三大支柱要素,而且無人駕駛為人工智能、數據處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因為它的數據是非常多樣化的,是非結構化的數據。“真正的突破點一定是需要軟件和硬件、算法和芯片深度的整合與結合”,她表示,“作為英特爾的合作伙伴,我們擁有共同夢想,就是為無人駕駛打造‘較強大腦’”。
計算能力、5G應用、功耗,徐偉杰認為這是目前要在無人駕駛領域著重解決的技術問題。無人駕駛會有各種雷達、圖像處理以及算法的實現,需要非常強大的計算能力;這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只有5G能滿足此類需求;在龐大的計算需求下,平衡功耗問題也成為關鍵所在。“技術創新是一方面,政策法規、生態打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徐偉杰表示。
目前科技、互聯網公司紛紛進入汽車行業,傳統汽車行業將發生怎樣的變革?如何加速推動無人駕駛發展?針對這些問題,“融合”成為各位嘉賓的共同觀點,無人駕駛包括以后汽車產業的整個生態圈,各獻所長,各得所需,才能把這個產業越做越大,讓無人駕駛更快到來。
真愛?超過一半的“她”看好無人駕駛
安全、便捷、效率,這是無人駕駛將帶來的駕駛體驗,但它是女性駕駛者的真愛嗎?“50%+”的女性駕駛者對無人駕駛說Yes,《駕駛行為及對無人駕駛態度相關性研究》報告這樣告訴大家。基于一千余份女性駕駛者有效樣本,報告調查分析了女性駕駛者日常駕駛行為、特定駕駛行為以及對無人駕駛的態度。
日常駕駛行為方面,超過90%的女性駕駛者每天的駕駛時間主要集中于2小時以內,說明受訪者主要以短距離通勤駕駛需求為主,通常情況下路況復雜,需要應對的意外情況較多,對駕駛者駕駛技術要求較高;55.65%的女性駕駛者主要駕駛路段為市區道路,其次是城際公路,這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女性駕駛者主要活動區域為市內及周邊地區,此類區域的路況相對復雜,需要經常應對堵車、紅綠燈、變道等復雜路況,需要駕駛者精神集中且駕駛技術熟練;54.81%的女性駕駛者一般駕駛速度在31-60公里/小時,這表明女性駕駛者一般行駛速度較低,通常為市區路段,自身及周圍路況復雜,對駕駛者技術要求較高。
特定駕駛行為方面,“開在兩個車道中間”“緊急情況下,沒有留夠車距,容易追尾”“在倒車時,撞倒盲區里的東西”“在離開環島時,誤讀信號而走錯”“邊開車邊查看手機信息”和“邊開車邊單手打電話”6種特定駕駛行為在全部受訪者中發生的頻率超過了一半以上,說明這些特定駕駛行為在日常駕駛過程中經常發生。
對無人駕駛態度方面,女性駕駛者對無人駕駛的總體態度積極,50%以上的女性駕駛者認無人駕駛將成為未來的趨勢并能夠解決駕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具體而言,日常主要行駛于市區和城際公路,每天行駛時間2小時以內,車速在31-90公里/每小時的受訪者對無人駕駛技術的態度更加積極,這與此部分受訪者所面對的日常駕駛場景路況復雜有關。特定的駕駛行為發生頻次較高的受訪者,在期望通過無人駕駛技術改善駕駛體驗、提高駕駛安全性及交互性的愿望更加迫切。
無人駕駛不僅僅是技術進步,更將彰顯科技關懷,滿足女性駕駛者以及大眾的駕駛需求,凸顯科技造福人類的本質所在。英特爾將以技術創新為基礎,攜手產業伙伴,讓無人駕駛早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