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7月3日電 /美通社/ -- 7月1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主辦的“SAIF金融論壇”福州站在榕城舉行。此次論壇以“趨勢與創新:金融改革與中國經濟”為主題,邀請了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博士,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私募證券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嚴弘教授,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研究所副所長張憶東先生等在內的國內知名經濟學家、金融學者和大型金融機構高管齊聚一堂,共議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趨勢與機遇。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陳歆磊教授代表主辦方作開幕致辭。他說,高金是上海市政府為實現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戰略、滿足上海乃至全國金融業發展并與國際接軌的迫切需要,依托上海交通大學而創建的一所按照國際一流商學院模式辦學的新一代國際化金融學院。
“高金愿與業界各方共同探討交流,努力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方案。我們希望通過舉辦SAIF金融論壇,通過嘉賓們的分享及與各方代表的互動,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經濟金融的現狀和趨勢,增進學術界和業界更加緊密的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金融改革和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陳歆磊表示。
論壇上,巴曙松博士發表了題為“中國2017年經濟金融政策:回顧與展望”的主旨演講。他認為,中國經濟今年延續了2013年以來新常態,面臨經濟增長新動力的形成和舊動力的逐漸弱化;在房地產政策收緊情況下,信貸投向基建+新興產業;短周期復蘇在一二季度之間見頂回落,出口正走出低谷;消費出現分化,一線城市的消費降級與三四線的消費升級并存,消費增速穩中放緩;CPI 全年中樞難以顯著上行;金融去杠桿成為影響2017年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的重要變量,銀行業則往輕型銀行轉型,即資產更輕,收入更輕。
隨后,張憶東從取勢、明道、優術三個角度詳解了“核心資產的世界”。他認為,世界貨幣政策超級大寬松的階段結束,世界經濟步入“低增長、低通脹、低貨幣擴張”階段,全球權益市場出現核心資產和龍頭公司驅動股指上漲的趨勢。而中國經濟穩中求進、脫虛向實,將加速優勝劣汰、強者更強,炒故事、炒股的黃金時期已過。因此,投資中國權益資產,基本面研究應聚焦經濟轉型及核心資產,“優勢企業盈利驅動、價值重估”成為中國資產投資新邏輯。他表示,港股處于牛市初期,2017年中資“北水南下”+外資“西水東進”將共同支撐港股;債券仍是熊市,配置機會開始出現;A股和樓市都是震蕩市,結構分化。
嚴弘教授圍繞“私募證券投資行業的發展與資產配置的機遇”作了精彩演講。嚴弘指出,資產組合管理業績的決定因素,包含一是在不同的大類資產里面如何進行有效配置,另外指在每一個資產里面如何進行單個資產的選擇。從海外的研究來看,整個資產組合管理的長期業績,高達91%的波動變化主要來源于資產配置。隨后,他詳細從基金及整個證券投資進行了分析。他表示,中國私募證券基金發展迅猛,2015年整個規模還不到5000億,產品數量大約近5000只,目前產品數目達到28000只,規模前期超過了2.5萬億,近期略有下調。而民間財富的積累、高凈值群體的擴大,中國投資人對量化投資理念的迅速掌握,正在形成的日益寬容的市場環境,成熟市場超額收益的缺乏以及新興市場的增長活力等等,都為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
在由張憶東擔任主持的圓桌討論環節,巴曙松、嚴弘,還與福建華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行長鄭新林,三元達通訊股份公司創始人、盈方得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林大春,興業經濟研究咨詢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行業負責人、高級分析師孔祥,就當前金融行業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現狀及改革趨勢等議題,分享他們最新研究成果、實踐經驗和前沿觀點。
當天的論壇由高金校友、原央視主持人區潔主持。共吸引了約400名來i自金融學界、業界和監管層的高端觀眾。
“SAIF金融論壇”系列活動是高金通過整合資源傾力打造的一個專注于國內外金融行業發展和市場前沿趨勢的高端論壇,致力于為政界、學界、業界精英分享前沿理論、前瞻思維和實踐經驗提供一個高端交流互動平臺。截至目前,“SAIF金融論壇”已先后在北京、杭州、蘇州、青島、南京和福州等地舉辦。
除主辦方高金外,本場活動由高金福建校友會聯合主辦,并得到了福建盈方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云天匯財富(上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的大力支持。除了本站外,“SAIF金融論壇”今年還計劃在重慶等地舉辦。
借論壇舉辦東風,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福建校友會也于同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