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9月18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9月17日,歷時兩天的第十一屆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北京分賽區選拔賽在北京市昌平區三一太陽谷孵化器成功舉辦。iCAN大賽作為新一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標志性活動,得到了昌平區政府及中關村昌平園的大力支持,并成為受邀參加“全國雙創周”昌平分會場的一項重點活動。本次大賽是由iCAN國際聯盟、全球華人微納米分子系統學會、教育部創新方法教學指導委員會、北京大學及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和艾肯雙創(北京)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本次大賽共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在內的十余所高校的近百支參賽隊伍參加,參賽總人數近500人。
9月16日上午,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晨光、iCAN大賽秘書長郁中華、北京科技大學姚琳教授等領導專家出席開幕式。王晨光主任在開幕式上表示,昌平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國際交流及創新工作,全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iCAN大賽秘書長郁中華向大家簡要介紹了賽事情況與參賽隊伍。北京賽區承辦高校代表姚琳教授發言時表示,本屆大賽的參賽隊伍經過了嚴格篩選,不少隊伍是在經過了校內的層層選拔后才進入北京賽區選拔賽。大賽組委會秘書長郁中華向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的優秀社團頒發證書。開幕式后,各方領導嘉賓參觀并指導了學生參賽項目展區。
16日下午,太陽谷孵化器和洪泰智造工場分別對參賽選手進行了創業指導培訓。中電港和機智云分別對參賽選手進行了賽前技術指導。培訓專家與參賽學生進行了深度的技術交流。
9月17日上午,參賽團隊按現場答辯與演示,專家評審的方式進行比拼,經過160分鐘的激烈競逐,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6個,二等獎24個,三等獎38個。下午,閉幕儀式暨頒獎典禮在太陽谷主會場舉行。2017年正值iCAN創立十年之際,北京大學教授、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主席張海霞老師在閉幕式演講時,首先帶大家重溫了iCAN的發展歷程,然后介紹了本屆大賽的賽事情況。她談到:創新的本質不在于賺錢,而在于能為人類的進步作出多少貢獻,要借創新之力自由翱翔,而不是一經風雨就只能隕落。為了鼓勵創新,iCAN團隊將會把優秀參賽者的作品編入書籍。同時, “iCAN之星”候選人溫鑫同學上臺分享了自己“雙創”經歷,他鼓勵大家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不僅要進行專業與心理素質上的培訓,也要勇于實踐,將想法化為行動。
本次大賽的一、二等獎均獲得獎金支持和晉級總決賽的入場券。大賽還通過iCAN大賽微信公眾號投票方式,選出了十組優秀項目獲得較佳網絡人氣獎。在頒獎儀式的過程中,本屆大賽的優秀獲獎項目進行了公開路演展示,從創新性至實物外觀設計,每個項目團隊都展現出了令人驚艷的成果。各個參賽團隊展示的作品覆蓋了智能服務與設施、智能娛樂與運動、智能家居與裝置、智能監測與管理、智能醫療與保健等多個領域。陸軍裝甲兵學院的 “光標(ipharos) -- 可見光定位導航系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 “基于ai與vr技術的腦控手部外骨骼康復機器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的“一種新型復合碳材料及其在航天廢水上處理上應用”、北京工業大學的 “smart lock”分別代表各組優秀項目進行了公開項目路演。
iCAN創新創業大賽對青年人的創新創業給予極大的鼓勵,十年來,數以萬計的創新人才從iCAN的平臺走出去,他們在創新創業的崗位上秉承iCAN精神,不斷創新,大賽組委會希望能將iCAN的精神在廣大學生中傳播與發揚。目前iCAN正在進行“iCAN之星”評選活動,選拔最能代表iCAN精神的未來之星,詳解見大賽官網:www.iCAN-contes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