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10月19日電 /美通社/ -- “企業要實現人才管理的大數據,需在技術和操作層面引入現代人才測評工具和技術,在人才的基礎素質評價方面實現量化和標準化,建立起基礎的人才數據庫。”據我國人才測評第一人,諾姆四達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蘇永華博士介紹,目前,企業人才數據庫中已經量化的數據大多是一些人口統計特征的數據,如年齡、性別、學歷、工齡、考勤和工資數據。這些數據能夠進行分析的寬度和深度是有限的,應用性也不強。
蘇永華表示,根據諾姆四達多年的人才測評數據來看,當前企業人才數據庫還存在兩大缺陷:
一是缺乏重要的人才評價數據,或者評價的信息沒有數字化量化。比如人才的能力、素質、態度、品德、行為表現等等,基本上沒有數據化,只有一些簡單的定性判斷。
二是人才信息數據不全面、不連續、不完整,有些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存在疑問。比如個人簡歷的信息就存在著夸大、不真實的情況,又比如,考核評價的數據存在著模糊性,考評分數的趨同性(分數拉不開差距)等問題。人才的高流動性導致人才在不同企業里的數據不能共享使用,這些問題都制約著人才數據庫的建設和使用。
人力資源管理要實現真正的大數據管理,必須以人才的大數據庫為核心,其數據庫的建設必須具備以下四個特征:
“數據本身所反映的還是事物的表層現象,只不過是以數量化編碼的方式呈現給我們,這種數量化的編碼給我們后續的數據分析處理提供了基礎條件。但這并不是我們建立人才數據庫的最終目的。”
蘇永華表示,我們根本目的是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從表面的數據現象變化中掌握事物間的本質聯系,以及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本質規律。而對事物規律的認識把握,還需要發揮人的智慧對規律的把握認識能力,我們相信大數據的作用,但又不要迷信大數據、無限夸大它的作用,而是要用辯證的思維來認識和運用大數據為我們的目的服務。
不能以為有了大數據技術,我們就可以“偷偷懶”省去思考之苦。
蘇永華,諾姆四達集團董事長、總裁。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復旦大學管理學博士后。中組部領導干部考試與測評中心特聘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