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2017年11月6日電 /美通社/ -- 北京時間11月3日,IBM Watson Build全球總決賽在紐約舉行。大中華區總冠軍海航科技技術研究院代表隊憑借參賽作品《智能物流平臺》,獲得了IBM Watson Build全球總決賽第二名。
海航科技技術研究院團隊在此前的地區選拔賽中奪取了大中華區冠軍,獲得直通此次總決賽的入場券。這一次全球總決賽上,海航科技技術研究院的項目在技術、商業、創新等方面得到了裁判組高度認可, IDC 項目副主席Maureen Fleming女士評價:“海航的智慧物流平臺,在技術成熟度,商業前景等方面都非常優秀,相信會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我在評審階段給出了滿分的成績。”最終,海航科技技術研究院以0.5分之差獲得了亞軍。
“Watson Build全球合作伙伴人工智能商業應用挑戰賽”基于IBM Watson全球領先的認知計算系統,旨在探索AI商業應用場景,解決行業問題。經過四個多月的激烈角逐,海航科技技術研究院從400多支優秀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代表中國站上了較高舞臺。
據統計,到2018年,中國海運集裝箱年吞吐量將超過2.5億TEU,即平均4-5秒就有一個標準集裝箱進出港。但在傳統海運集裝箱運輸業務中,客戶完成一次流程需要經歷包括貨代公司、船運、空運、倉庫、海關、海外代理等多方角色在內30多個步驟,過程繁瑣,智能化程度低,成本高。
海航科技技術研究院從產業實際需求出發,將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應用到物流“端”到“端”的業務場景,簡化發貨人、貨運方、貨代公司、海關等各個實體角色之間繁瑣的流程手續和文書工作,提升集裝箱海運產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該項目可以極大優化物流網絡,促進供應鏈整體協同,構建物流的數據生態,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服務于未來物流體系的目標,從而可以推動整個物流行業的顛覆式創新,實現智能物流。
今年5月,海航科技技術研究院就憑借“基于區塊鏈的集裝箱訂單管理系統”獲得首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特等獎。該項目創造性地將區塊鏈引入海運行業,將集裝箱數據信息化,允許海運涉及多方角色通過區塊鏈的資料了解貨物信息,極大提高了集裝箱運輸的處理速度。此次,海航科技結合Watson人工智能,特別是在認知和交互方面的領先技術,利用機器學習優化算法和區塊鏈技術。同時,該管理平臺還借助海航的智能云箱技術和Watson Visual Recognition識辨技術,實現海運物流全程監控管理,物流過程與物流機器人的識別協同三大功能,進一步提高集裝箱海運效率,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讓整個流程更加簡便、人性化和智能化。
本次參賽隊伍帶頭人、海航科技技術研究院李書博表示:“通過IBM Watson技術的加持,海航科技希望能將將人工智能與實體行業深度結合,進一步加快集裝箱海運的全數字化實現,并用實際行動推動整個人工智能的商業化落地。”
海航科技集團圍繞云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咨詢及服務、智能制造等業務發展方向,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科技產業集團,建設共享、分享、生態的“四流”數據平臺。今年,海航科技牽頭成立國內首個無人船開發聯盟,引領整個行業進行前沿開發;核心技術實力方面,與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成立未來數據生態研究中心,專注于大數據的研發;還與硅谷著名創業孵化器RocketSpace聯手打造全球創新創業平臺,并在深圳成功開園。未來,海航科技將不斷探索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探索,不斷推動行業創新,通過構建生態,整合場景,堅持“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的理念,讓技術創新能更好地為產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