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12月13日電 /美通社/ -- 由高頓財稅學院、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聯合主辦的“2017財智未來科技大會”在上海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圍繞科技創新實踐,邀請政府主管部門、新經濟產業精英、科技企業財稅高管,共同把脈科技未來、財會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產業趨勢。宜信翼啟云服首席風控官陳國陽受邀出席本次會議,并以“FinTech 企業發展新動能”進行了主題演講。
科技的不斷應用,為金融帶來更多可能性
金融和科技的結合早已有之,但近幾年二者的交叉變得異常火熱,陳國陽認為,“科技在金融業的應用分為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三個階段。信息化階段是指,計算機系統取代原有紙質記錄為主的傳統作業系統,這點在傳統銀行業表現尤為突出,過去的大型銀行通常需要很大的倉庫來存儲客戶文件,調取客戶資料的時候需要打開很厚的索引本依靠人工去檢索,計算機系統的普及已經從本質上顛覆了這一傳統作業形式。
數據化階段則是信息化之后的又一個突破,錄入系統的信息數據經過結構化處理,可以用于更多維度的分析,實現更多層面的運用。而智能化階段是指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結構化數據的積累,以及更好的算法和算力使得金融服務有更多的可能性,很重要的一個應用就是普惠金融。陳國陽介紹了宜信和翼啟云服在AI,Block Chain,E-Invoice等方面的實踐,同時對于金融和科技結合所帶來的發展機遇,他認為,“金融從業者應該更加尊重金融本身的邏輯,要對金融風險有深刻的理解,這也是宜信多年來堅持的創新和發展的原則。”
大數據風控的核心在于解決中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
金融的本質在于提供便利和風險定價,風險定價一定是數據驅動。“通過多維度的數據獲取,交叉驗證和持續監控,翼啟云服致力于打造從線上到線下的數據閉環。”陳國陽談到。目前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的科技應用正在幫助翼啟云服建立智能風控體系,即通過跨平臺和自身數據的積累,實現基于大數據的三層動態風險管理體系。第一層是外部數據風控(市場數據、行業數據);第二層是企業主體數據風控(企業征信等);第三層是企業動態數據風控(訂單數據,物流數據,資金流數據等)。從風險識別、計量到風險決策、監控、預警,基于全面立體的數據分析,將中小微企業納入智能風控體系,從根本上幫助企業用戶完成與金融服務的對接。“翼啟云服建立風控能力的初心是希望做好產業風控,做好過程風控,為中國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逐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及融資貴的問題。”
供應鏈金融+企業現金管理,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企業融資是CFO關注的一個永恒話題。在傳統融資渠道之外,多渠道的融資手段對企業經營有重要意義,供應鏈金融就是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手段。“重視產業要素和金融的結合,供應鏈金融在幫助企業獲得金融需求之外,還能幫助企業優化現金流,縮短產業現金流周期。”陳國陽談到。目前,以B2B和B2C平臺為切入方向,基于供應鏈和產業鏈中的交易數據,翼啟云服供應鏈金融服務已經應用至O2O物流、建筑、商超、醫療、化工、農業、生鮮、鋼鐵等20多個行業。
而對于CFO關注的另一個問題,企業現金管理。翼啟云服正在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現金管理服務,包括:企業賬戶結構整合、企業收付款管理、信息報告分析、投資理財等服務,幫助企業實現現金流安全(資金鏈安全,不斷裂)、風險管理、高效流動、現金存量優化。
堅持技術和金融的結合,遵循金融的底層邏輯,為中國快速發展的企業提供從資金端到管理端的整合金融服務。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推進,翼啟云服將不忘初心,堅持金融創新解決實際場景需求,實現其服務中小企微企業的三步走目標,“第一步為企業提供信貸服務、第二步為其帶來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第三步通過金融科技服務,提升中小微企業金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