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7月26日電 /美通社/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2018年,距離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起點已40周年,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之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自重啟以來,經歷了業務學習“讀萬卷書”的儲備階段,近年來延續了快速擴容和創新迭出的良好態勢。
資產證券化市場的不斷成熟,讓這一直接融資工具的廣泛運用,持續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逐步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當前資產證券化已發展成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資產證券化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和逸金融“資產證券化支持實體經濟萬里行”活動,將走訪中國各大城市,根據各城市金融發展的特點,旨在引導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管道,打破實體經濟融資瓶頸,不斷探索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新路徑,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萬里行”活動第一站定在沈陽站,沈陽市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依托城市,東北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對于東北地區的實體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萬里行 -- 沈陽站”活動,通過整合沈陽市與全國其他地區資產證券化資產與投融資資源,真正做到服務實體經濟,盤活存量,振興東北基地。
如何真正做到“盤活存量,服務振興”
7月20日,由和逸金融、沈陽市政府、沈陽市金融辦公室主辦的沈陽市資產證券化專項培訓,暨和逸金融“資產證券化支持實體經濟萬里行 -- 沈陽站”活動在沈陽盛大開幕。本次培訓以“盤活存量,服務振興”為主題,聚焦收費收益權資產證券化及產業園區 PPP 項目中沈陽市資產證券化的起步與發展。沈陽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副巡視員劉志峰主持了本次培訓,包括沈陽市國資委分管領導、市屬國有企業分管領導、各縣市區市屬平臺公司負責人、國際軟件園、聯東 U 谷、華夏幸福等產業園區主要領導在內的近120位同業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旨在探討“資產證券化如何真正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共話 ABS 市場前景。中國資產證券化研究院院長、和逸金融董事長林華以“中國中國資產證券化概述與沈陽 ABS 分析”為主題進行了培訓,和逸金融董事總經理、金融部負責人段韌女士也同各同業人士一起探討當前中國收費收益權資產證券化的市場現狀與產品分析,共話資產證券化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沈陽市**彭肇文在培訓致辭中指出,2017年及2018年,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快速擴容,不斷成長,已經成為中國金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一重要時間節點,沈陽市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中心,有著大量優質存量資產,須做到創新沈陽市金融市場,也要夯實資產盤活工作,開啟沈陽市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篇章。
中國資產證券化研究院院長、和逸金融董事長在培訓中指出,中國現階段資產證券化的重點資產類別,主要在于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與 PPP/基礎設施類資產,沈陽市有著 PPP 產業園區與基礎設施類資產的優勢,應該不斷發揮出來;同時資產證券化作為公司財務報表優化的一種手段,對沈陽市國有企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和逸金融董事總經理、金融部負責人段韌女士作為主講人,從實操中資產證券化的資產設計、交易結構、業務操作要點以及案例分析的角度,逐一并非常全面地講解了收費收益權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概述及要點,為沈陽市持有優質資產的國有企業、平臺公司及各產業園區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思路。
此次培訓通過對資產證券化的基礎流程、符合沈陽市發展特點的資產類型(產業園區 PPP,收費收益權,REITs,信貸消費金融等)分析、發行與業務實操中潛在性及已經存在的問題分析、以及熟悉操作流程的經驗分享四個方向,對沈陽市金融相關機構對資產證券化有了基礎性及實操性的認識,收獲廣泛好評。同時在座談會中與真實的資產、發行機構的針對特定問題的探討,實現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培訓效果。
和逸金融深植于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技術、FinTech 技術與信息服務平臺等方面具有深度的研究與市場領先優勢,致力于在新型資產證券化市場格局下,打造面向全行業機構與市場參與者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向市場用戶提供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為促進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健康發展而努力。“資產證券化支持實體經濟萬里行”活動將繼續走訪中國其他城市,不斷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新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