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8月7日電 /美通社/ -- 過去的兩個月里,P2P 行業并不平靜。
首先是唐小僧、聯壁金融等平臺的“爆雷”,讓數萬投資者遭受損失,對市場造成了不良影響。2018年6月,問題平臺達到98家,為近14個月以來的較大值。到了7月,又有近百家平臺出現問題。
多重因素作用之下,導致市場上人心浮動,不少不明真相的群眾和自媒體對 P2P 行業漸漸失去了信任和信心。廣大投資者們不禁在想,應該如何應對目前的情形?P2P 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什么?如何在當下進行明智的投資?
麥子金服表示,投資者需要客觀理性地看待現狀。首先需要看到一點,我國目前有將近2000家平臺,出事的大多是小平臺,而投資者大多集中在頭部平臺,另外,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多數“爆雷”的 P2P 平臺,要么是風險很高的高返平臺,要么就是借助 P2P 的形式開展旁氏騙局,本身就不是真正合規的 P2P 平臺,或者平臺自身風控系統有漏洞。
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當下的 P2P 平臺“爆雷”風波,性質上屬于行業自清和自我凈化。大部分媒體對此次“關停潮”也持有相對積極態度,如新華社近日發文指出“短時間內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壞事,這是行業進行自我凈化的一個正常階段。”
根據網貸之家統計,成交量前100的大平臺占據了整個行業成交量的近70%,剩下的1700家僅占了30%,可以說是行業分化比較嚴重了。而在近期監管不斷趨嚴、行業不景氣、“爆雷”頻發的情況下,很多小平臺因為缺乏風險抵抗能力而倒閉跑路。
P2P 行業發展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它具備傳統金融機構所不具有的優勢:投資門檻低,同時又滿足了中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因此,P2P 平臺的出現,填補了市場的空缺,讓投資者、借款人、平臺多方受益,是普惠金融的積極體現。在高峰期 P2P 平臺數最多達到了5000多家,行業貸款余額超過1萬億。
因此,國家依然支持 P2P 和普惠金融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發展。而部分平臺的“爆雷”是階段性的行業自清現象,也是 P2P 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當前金融行業正在去杠桿,股市接連大跌,投資股票和基金容易被“割韭菜”,銀行理財的投資收益跑不過 CPI,正規 P2P 平臺依然是當下比較適合投資者的投資渠道。
資本具有逐利性,因此看好網貸行業的發展前景,而投資優質的頭部平臺是首選,比如像陸金所、拍拍貸、麥子金服財富這樣的頭部機構,在行業分化的形勢下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網貸行業的平臺數量在逐步減少,而頭部平臺的增長速度卻越來越快。此時,對投資者來說更好的選擇是合規經營的大平臺。任何行業的洗牌,能夠生存發展下去的往往是行業的頭部平臺,所謂強者恒強,大者恒大。
綜合來看,目前建議投資人選擇頭部大平臺進行投資,從而可以更好的規避風險。這種平臺有兩種:一是安全性相對較高但收益相對較低的平臺,比如陸金所、開鑫貸等平臺;還有一種是安全性較高而收益也比較可觀的頭部平臺,比如拍拍貸、麥子金服財富、宜人貸等平臺。
具體來說,投資者要選擇可靠的頭部平臺,篩選標準有以下幾點條件。
首先,上線銀行資金存管是最基本的要求。P2P 行業最近遭遇大規模的行業洗禮,平臺數量減少,與近年來參差不齊的平臺發展質量相關。在當前1836家運營平臺中,仍有60%的平臺尚未完成銀行存管,這些平臺即存在設立資金池和挪用客戶資金的風險。
其次,運營時間較長。在2013年之前成立的平臺出現問題的比例是較低的,比較知名的如、拍拍貸(2007年)、麥子金服財富(2009年)、宜人貸(2012年)。其實很好理解,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才是金子。多年的經營意味著平臺久經考驗,經營時間更長,大平臺的實力和經驗都更勝一籌。
再次,風控能力出眾,資產端小額分散。P2P 的本質是借貸撮合,對于網貸平臺來說,根據監管要求,進行銀行資金存管、完善信息披露等,都是合規經營的體現。在內部風控系統上,頭部平臺大都投入了大量資金開發相應的風控系統,控制平臺整體的逾期率,切實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像拍拍貸有自主研發的“魔鏡系統”,麥子金服財富有自主研發的“水滴風控”系統,玖富打造了“火眼”風控系統。而在資產端方面,堅持做小額分散的平臺運營更加穩健,因為國家會繼續大力去杠桿的力度,小額分散的標的才能有效分散風險,堅持小額分散的平臺如人人貸、麥子金服財富、拍拍貸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后,盈利水平越高,平臺越安全。盈利是企業的最終目標,企業能夠盈利,才能更好發展。盈利能力也反映了企業的綜合水平,是否具備盈利能力是選擇平臺時的關鍵指標,能盈利說明它自身能夠良性發展,同時也是對平臺自身的投資模式、管理經驗和金融風險控制能力的認可。
在可見的未來,雖然 P2P 行業依然將面臨挑戰,但行業集中度將持續上升,頭部平臺將迎來新的機遇,并引領行業的持續繁榮。在當下這個時期,行業頭部平臺才是投資者更好的選擇。作為投資者,所要做的就是擦亮眼睛,用一雙慧眼挑選出這些優質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