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11月5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西南財經大學、美國道富銀行等聯合主辦的“國際金融科技論壇”在成都盛大召開。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作為企業家代表受邀出席,與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的全球金融界的專家、政界領導一起,共議金融開放的市場機遇與挑戰,探討金融科技推動金融市場改革的路徑、金融科技的現狀及未來。
成都作為國家西部經濟重鎮,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宜信作為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實踐的杰出代表在本次論壇輸出的諸多創新案例,為論壇提供了更多的實戰資料,豐富了論壇的成果和內涵。
業內大咖齊聚蓉城,共話金融科技美好未來
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黨組副書記謝瑞武為本次論壇致開幕詞:作為中國西部重鎮,成都具有經濟基礎好、人才條件好、生活宜居性高、開放機會好、未來前景好五大優勢,作為中國的新一線城市和“對外發展最快的城市”,成都有條件、有理由利用當下的豐厚資源成為立足四川、服務西部的國家西部金融中心,為推動中國的金融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金融科技的日新月異對整個金融業態的改變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作為中國金融科技的創新實踐企業代表,唐寧在“數據與技術在金融行業中的應用”圓桌論壇上表示:“金融是百業之首,金融興百業興。金融科技的核心邏輯是利用技術讓金融變得更加普惠、更加高效、為實體經濟帶來更大價值。宜信公司經過12年的創業、發展、壯大,根植中國,在全球投資,目前已經成為在美國最為活躍的金融科技投資者之一。”
在圓桌論壇之外,唐寧還受邀主持了“機器學習的理論與系統難題對實踐的影響”對話環節,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藝術與科學院三院院士Michael I. Jordan展開了深入交流。唐寧提及大數據可能會放大人類的惰性,不利于人類拓寬視野和深度學習,而且人在金融領域的一些興趣偏好也可能并不科學。Michael I. Jordan表示贊同,他認為“人工智能=算法+數據+市場”,重點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深度學習和鏈接企業和消費者之間能起到的深刻影響和未來五年內的應用前景,以及產業和學術界應該如何利用數據去創造更大價值。
會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C·默頓(Robert C. Merton)做了題為《金融創新與金融科技》的主題演講:科技的發展伴隨著金融的創新,金融科技會讓金融變得更加普惠,讓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
技術驅動金融更普惠、更高效、更具價值
除了政府的鼎力支持,本次論壇還集結到了全球一流高校和金融界資深專家學者,嘉賓們對于世界金融發展趨勢的洞見,對于將成都建成中國西部金融之都和對外開放的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創新平臺具有重要啟發意義。
秉承“科技讓金融更美好”的初心和愿景,宜信通過母基金的形式,將金融與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有效結合,將最前沿的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并實現與市場接軌。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逾256億,投出國內30家獨角獸企業,占全國總數的25%。2018年,該母基金全球范圍所投項目中16家企業實現上市及并購,5年來共實現整體項目估值成長約200%。其中在成都間接投資33個企業,帶動投資資金近百億人民幣,包括多家金融科技企業,這樣大規模的資金到成都投資于科技創新、金融科技領域,能極大地幫助到成都實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的發展。
唐寧表示,從事復雜的金融交易、金融決策、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要將真正有用的數據從海量數據里厘清出來,而這種能力需要建立在對金融底蘊的準確把握和深入洞察之上。在進行項目評估的時候,宜信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開展更高水平的工作,所以目前的投資成就是金融能力和技術手段完美融合的必然結果。未來,宜信將一如既往在金融風控、合規監管等方面持續努力,通過創新的商業方式、更科學的數據及科技應用讓金融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