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海和紐約州尤寧代爾2018年11月16日電 /美通社/ -- Angion Biomedica和侖勝醫藥今天宣布,雙方就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大中華區)開發Angion肝細胞生長因子(HGF)小分子模擬物BB3達成一項合作和許可協議。Angion目前正在開展BB3治療腎移植術后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DGF)的3期臨床試驗和治療體外循環心內直視術后急性腎損傷(AKI)的2期臨床試驗。
Angion首席執行官、醫學博士Jay Venkatesan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侖勝醫藥合作,在大中華區開發BB3并實現商業化。我們的合作將幫助解決大中華區迅速增長的患者市場中與DGF和AKI相關的發病率、死亡率和醫療費用問題。侖勝醫藥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了解、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和專注創新的承諾使其成為Angion在該地區的理想合作伙伴。”
侖勝醫藥總裁原瑞華博士表示:“DGF和AKI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全球沒有獲得批準的療法。大中華區迫切需要新藥物來減輕腎臟疾病的負擔,我們很高興能與Angion合作,加速開發這種具有前景的新療法。”
根據協議條款,Angion授予侖勝醫藥在大中華區開發、推廣和制造BB3的獨家許可權。Angion將獲得高額預付、監管和商業里程金以及按大中華區銷售額收取的權利金。侖勝醫藥和Angion將聯手開發用于治療DGF和AKI的BB3,由侖勝醫藥主要負責大中華區的開發活動。侖勝醫藥預計將在獲得必要的監管批準后,立即在大中華區開展BB3臨床試驗。
關于DGF和AKI
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DGF)是一種急性腎損傷(AKI),全球20-30%的腎移植患者在術后會出現這種情況,導致移植腎長期存活率下降40%。[1]在大中華區,器官的持續短缺已導致更多人使用已死亡的供體腎臟,這預計將提高DGF的發生率。
AKI表現為腎功能突然喪失,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在外科手術中,AKI是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的常見并發癥。多達30%接受心內直視手術的患者會出現AKI相關并發癥,導致住院期間的死亡風險增加五倍[2]。術后AKI風險因素包括腎臟疾病、心臟功能受損、服用腎毒性藥物、高齡和糖尿病。
顧問
T.R. Winston & Company, LLC擔任Angion的財務顧問,并協助其與侖勝醫藥談判。Morgan, Lewis & Bockius LLP擔任Angion的法律顧問。
關于BB3
BB3是一種模仿HGF的強效小分子,可激活c-Met受體。激活HGF/c-Met通路可刺激血管形成、組織修復和再生,并減少細胞外基質的沉積,細胞外基質是受損組織產生的過量非細胞大分子,可導致器官功能障礙和纖維化。先前在移植后腎功能不良患者中開展的BB3二期研究中,與服用安慰劑的患者相比,接受BB3治療的患者腎功能有所改善、血肌酐降低且透析需求減少。Angion目前正在出現DGF早期征兆的患者中開展BB3三期研究,并且在心血管手術后AKI風險升高的患者中開展BB3二期研究。
關于Angion
Angion Biomedica Corp.是一家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發現和開發治療急性與慢性器官疾病的新型制劑。目前,Angion的項目專注于腎移植、AKI和慢性腎臟疾病,此外還在研發更多適應癥和候選產品。詳情請訪問:www.angion.com。
關于侖勝醫藥
侖勝醫藥是一家來自中國的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在中國開展全球創新性生物醫學研發,以滿足大中華區和全球患者的需求。侖勝醫藥的使命是通過開發新藥物并實現商業化,解決中國最迫切的公共衛生挑戰,同時推動中國生物制藥研究走向全球。詳情請訪問:www.sinovant.com。
1 Siedlecki et al. (2011)
2 O'Neal et al.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