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12月13日電 /美通社/ -- 12月12日,中荷奶業發展中心五周年慶典在北京隆重舉行。荷蘭駐華大使高文博(Ed Kronenburg)、中國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監事會主席、菲仕蘭中國業務集團董事長高瑞宏(Rahul Colaco)等領導和荷蘭奶業專家、企業代表出席會議,對中心的工作成績、科研成果進行了回顧,并展望和探討了中國奶業的發展趨勢和促進奶業健康發展的有效舉措。高瑞宏表示,中荷奶業發展中心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技術培訓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菲仕蘭將繼續支持中心促進中荷奶業合作與共贏。
中荷奶業發展中心是由中國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荷蘭皇家菲仕蘭于2013年11月共同發起的奶業國際合作平臺,旨在打造連接企業和學術機構的開放與協作平臺,分享荷蘭“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發展經驗,推動中國奶業發展。五年來,中心共資助8名博士生到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深造,對701位從業人員士進行了專業培訓,組織了279位從業人員到荷蘭進行實地考察,在提升中國從業人員的技能和推動中國奶業的發展方面,做了很多扎實的工作,得到了中荷政府、行業和專家的廣泛好評。王俊勛充分肯定了中心的工作和成效,認為中心為“中國奶業的國際合作做出了很好的榜樣”。高文博寄望中心作為中國和荷蘭之間的橋梁,繼續作為一個合作平臺,促進政府之間、企業之間、學術界與行業之間更多的合作。
展望未來五年的發展趨勢,與會專家高度聚焦:消費升級將引領乳制品結構向多元化、個性化、品牌化升級;全球融合,領先乳企將加快全球戰略布局、加強全產業鏈能力;競爭升級,要求本土奶農和牧場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談及中國奶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時,中荷奶業發展中心主任李勝利指出:中國人均乳制品消費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乳品消費滲透率不足、多元化需求未獲滿足;中國奶業整體效率有待提升,產業鏈上游的養殖牧場生產成本偏高、產能偏低。他認為,未來中國乳品銷售額年均增長3%以上,接近700億增長量,乳品加工業將誕生千億級乳企,中國奶業在全球化視野下,根植于本土化建設,通過交流合作借鑒領先經驗,促進可持續發展。
面對機遇和挑戰共存的奶業新紀元,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監事會主席、菲仕蘭中國業務集團董事長高瑞宏認為:“中國奶業發展已經度過轉折點進入快車道,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50%的增長來自三四線城市。人口老齡化讓老年人成為消費支柱,千禧一代也逐漸成為消費主流,伴隨消費主體變化,高端化和個性化成為消費新趨勢,消費場景也變得隨時隨地,乳品行業向著更自然、更可持續方向發展。”對此,高瑞宏還表示,面對消費需求的改變,乳品產業鏈將從量化轉向定制化;同時,數字化程度加強,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應用到乳品產業鏈發展當中;將通過可持續發展保持領先,從牧場到餐桌保障乳品安全和質量。
荷蘭皇家菲仕蘭是世界十大乳制品公司之一,也是荷蘭較大的乳品公司,創建于1871年,是荷蘭唯一被授予“皇家”稱號的乳企。每一天,荷蘭皇家菲仕蘭向全世界10億多消費者提供營養豐富的乳制品。菲仕蘭在歐洲有超過一萬多個自家牧場和兩萬名會員奶農,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菲仕蘭旗下的荷蘭原裝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美素佳兒”和本土生產的“Dutch Lady子母”嬰幼兒配方奶粉廣受消費者的青睞。菲仕蘭還在餐飲渠道經營和銷售黑白淡奶、黑白純牛奶、奶酪、黃油等產品,并在中國大中型乳企銷售乳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