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12月18日電 /美通社/ -- 近日,世紀明德第一期研學實踐教育集訓營在清華科技園正式開課。活動中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比較與對外交流部主任、研學旅行研究所所長王曉燕,世紀明德品牌教研核心版塊負責人蔡美玉,北京豐臺二中校長、原北京四中副校長何石明,世紀明德副總裁王瑞靜,中國青少年國防體育發展聯盟秘書、前武警特警學院戰術教研室教員王平,明德未來大荔營地運營副總監、拓展訓練營地運營高級經理人高子涵,世紀明德教研部課程研發經理李靜、景鶴沖,世紀明德品牌教研中心產品部、創新實驗室產品負責人耿彤等嘉賓,對研學導師職業進行了深入解讀。
“研學導師作為研學旅行催生出來的新生職業,其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從歷史上看,研學導師的出現是我國教育從傳統的課堂教育,向社會實踐教育轉變的重要標志。從社會意義上講,研學導師的興起對推動傳統的旅游和教育行業的轉型以及傳播實踐教育的理念,也有突出影響。”本次世紀明德研學實踐教育集訓營的項目負責人耿彤介紹到。
研學導師是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具體制定或實施研學旅行教育方案,指導學生開展各類體驗活動的專業人員,而研學導師完整的閉環工作流程應為從調研學生需求開始到引導總結反思結束。研學導師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主要分為八個方面:樂學善用,適應教育,安全保護,正向引導,團隊掌控,教育實踐,心理調節和總結反思。由于研學導師行業的特殊性,其在游和學方面需要統籌兼顧,在八個方面的側重各有不同。
安全保護是研學的基礎;適應教育、團隊掌控是研學導師的基本素質;樂學善用、教育實踐、總結反思是研學導師的實踐要求,也是研學導師自我發展的關鍵;正向引導和心理調節,是研學導師職業發展的未來導向。
課上,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比較與對外交流部主任、研學旅行研究所所長王曉燕談到:“研學旅行確實是一個順應時代發展的事業。我們今天所推進的實踐教育,是要適應現代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的實踐教育,加強實踐教育,就要盡快補齊實踐教育的短板,全面落實立德樹人。”
世紀明德品牌教研核心版塊負責人蔡美玉結合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規律,將目前研學旅行、游學、營地教育等多種概念及形態存在的行業定義為“實踐教育”行業,并結合明德發展歷程重新梳理了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未來行業的破發點一定會是線上線下有機融合,核心課程資源將成為搶占的關鍵點”。
研學旅行以及研學導師的出現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志著我們國家的素質實踐教育迅猛發展,正在逐步完成從傳統課堂教育到實踐教育的轉變。研學導師行業的興起在吸納勞動力和促進傳統旅游行業以及教育行業轉型上具有突出意義,有助于傳播實踐教育的理念,更好地轉變孩子和傳統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觀念,提高教育的參與度和幸福感。
世紀明德2016年4月面向全行業定義了游學4.0時代,2016年11月全面啟動了研學旅行在中國全國巡講,2017年12月聯合學校、專家智庫等打造了研學教育共同體。第十七屆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上簽訂重點課程資源戰略合作協議,而此次戰略合作簽約,標志著世紀明德新周期發展戰略的全面啟動。2018年或成研學行業迭代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