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1月8日電 /美通社/ -- 適逢年度賬單紛飛之際,中國較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NASDAQ: JOBS)近日發布了《2018求職者簡歷數據報告》。透過簡歷一窺求職者在2018的工作期望和求職方向。2018年有數千萬人通過51JOB.COM發送求職簡歷,對求職者的簡歷內容進行分析顯示,全國25歲青年人群”中有13%期望月薪過萬,但全國實際月薪中位數僅在5,276元(稅前)。年輕的求職者在簡歷中盡情表達強烈的工作意愿,“朋友圈人脈過千”“適應通宵加班、可長期出差”“三年無生育計劃”,而面對工作機會諸多考慮,不愿輕易遷就。
《2018求職者簡歷數據報告》還傳遞出一些有趣的信息,比如設計師中養貓者最多,高科技行業被催婚最多,全國6個省份的求職者中半數去異地找工作。
期望薪酬和名義薪酬,個人和雇主的薪酬算法不同
《2018求職者簡歷數據報告》顯示,“全國25歲青年人群”中有13%期望月薪過萬,其中“上海25歲青年人群”每10人就有3人期望月薪過萬。然而,全國目前收入平均值在4,500元、中位數在5,276元,上海25歲的青年收入平均值在8,000元、中位數在9,309元,且均是稅前。碩士應屆生期望的起薪平均比本科生高98.4%,但實際起薪僅高約30%。
值得關注的是,雇主在名義薪酬增長越發保守,約定的薪酬并不高,但是在招聘時,雇主常會說,“月薪5000元,加上績效獎勵和各項補貼,可保證月收入實際不低于7000元”,不過多數求職者對于這樣的保證并不當真。對薪酬不滿主要聚焦在名義薪酬。求學成本、生活成本的增加使得青年群體的期望起薪近年來不斷攀升,但深受經濟效應、人口紅利消失影響下的雇主們只能勉強追趕他們的期望。
《2018求職者簡歷數據報告》還傳遞出在2018年求職人群中,女性并不少于男性,且求職成功率略高于男性,但是女性的薪酬水平和薪酬增幅均低于同等學歷(力) 的男性。
愈發高能的簡歷關鍵詞
報告數據顯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中,985/211學歷僅占1.3%,但海外留學生數量占到3.9%。中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最近三年的年均增長率僅3%,同期學成回國的留學生數量年均增率7%,且碩士畢業生居多,留學生已經成為中國高學歷人才的一大資源。
相對較為豐富的經歷使得他們的簡歷關鍵詞也不同以往,“穩重、責任、謙虛”已很少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各類富有個人色彩或職業潛規則的“高能詞”,例如“朋友圈人脈過千”、“經常超額完成任務”、“微博粉絲過萬大V”、“LOL王者段位”、“適應通宵加班、可長期出差”、“三年無生育計劃”、“不結婚無男友”、“精通java python c++”等等。
六大省超半數在省外求職
www.51job.com 上海、廣州、深圳、北京、武漢、成都、杭州、南京、西安、重慶,前十城市招聘需求總和占2018年市場總量的62%,從求職者意向所在地與現居住地比來看,北京、上海與廣州是求職群體的主要目標城市。
有流入,就會有流出。《2018求職者簡歷數據報告》統計了本地人才(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流失率前15的省份,數據顯示,有6大省份流失率超過半成,其中,63.5%的江西人前往外省工作,為所有省份之最,其次是57.8%的江西與55.6%的河北。雖然近年來各地人才吸引新政相繼落地,但省份整體吸引力與行業/產業分布仍使得中西部省份呈現持續人才流出狀態。
加班、被催婚常態化
隨著個性化簡歷增加,簡歷體現出的求職者的鮮明特色。也顯示出求職個體的工作態度和趨向。多數雇主對此表示可以接受甚至歡迎,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勇敢表達自己跨行業多角色的能力和經歷。比如“物理碩士畢業,順便做淘寶店主的金融大佬”“白天金裝律師,晚上酒吧追夢的音樂人”。
青年群體的睡眠質量與發量持續惡化,以IT為代表的計算機專業勇奪專業崗位加班第一名,剩余前五依次是藝術設計、金融、臨床醫學、工商管理,其中銷售、網絡運營、人事招聘的工作壓力較大,受訪人均表示已出現不同程度的失眠與脫發現象。44%的人表示首份工作入職1年內就已(計劃)跳槽。在28歲未婚人群中,IT從業者再次以48%的單身占比奪冠,汽車/物流、醫藥、快消行業青年單身占比均超4成,同樣被瘋狂催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