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4月28日 /美通社/ -- 2019年4月27日,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受邀出席了由中國創造學會主辦的2019智能制造與人才培養高端論壇。本次論壇在上海臨港舉辦,匯聚了業內權威科研機構、主流企業、智能制造相關專業的高校代表,旨在進一步推動智能制造領域各平臺的務實合作,充分發揮高校與科研機構的聯動優勢,廣泛培育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和人才資源。
同期,在論壇現場還舉行了“同濟大學工業4.0學習工廠實驗室”暨“TUV萊茵工業4.0實驗室中國中心”揭牌儀式。中國創造學會理事長、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徐建平、上海臨港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陳杰、上海海事大學副校長嚴偉、中國創造學會智能制造與服務分會副理事長、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中國創造學會智能制造與服務分會副理事長、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嚴云福、中國創造學會智能制造與服務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明、TUV萊茵上海公司執行董事陸勛海(Lutz Frankholz)、美國國家儀器(NI)市場總監湯敏、中國創造學會智能制造與服務分會常務理事、上海犀浦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敏出席了揭牌儀式。
“工業4.0 學習工廠”是由同濟大學及其智能制造實施團隊-上海犀浦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共同設計實施。該學習工廠充分體現了工業4.0 特征與技術,為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創造了真實的工程環境,是集應用示范、教學實驗、科研驗證、成果轉化于一體的多功能支撐平臺,并與全球知名高校及企業緊密合作,探索出了一種國際化、得到廣泛認可的智能制造人才培養模式,以及產學研合作機制。
近年來,工業4.0的概念在中國盛行,中國制造企業紛紛投入轉型升級行列。TUV萊茵于去年11月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正式發布了《工業4.0貼近度評估體系》;當月,TUV萊茵“工業4.0評估中心”在上海嘉定區新微創源國際創新港正式掛牌成立。一系列在工業4.0領域的重大舉措,體現了TUV萊茵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產品檢測認證為基礎,幫助評估中國制造企業及其產品與工業4.0要求的貼近度,憑借TUV萊茵在工業服務領域深厚的經驗積累和專業的技術能力,助力中國制造快速融入工業4.0時代。
TUV萊茵德國工業4.0專家Mathias Maerz在論壇上做了主題演講,圍繞《工業4.0貼近度評估體系》詳細解讀企業工業4.0貼近度的評估理論及方法。TUV萊茵從體系、流程和產品三個維度出發,在與工業4.0息息相關的組織、架構、生態系統、人為因素、機器、價值流、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技術要求、生態設計九個領域研發出相應的貼近度評估體系。
該體系契合了工業4.0產品生命周期和供應鏈的現有標準,從而能夠從檢測認證的角度幫助制造企業快速地了解與工業4.0要求的差距,以及達到工業4.0所要努力的方向和要配合執行的工作。在評估的基礎上,TUV萊茵工業服務將向中國企業提供建模、仿真、系統智能、生命周期分析和優化設計等方面的技術指導,最終幫助企業系統性實現向工業4.0的過渡。
“多年來,TUV萊茵始終堅持以‘安全’與‘品質’為目標,為工業世界的進步保駕護航。如同它的企業標識所預示的那樣,TUV萊茵的服務體系基于人、技術與環境,通過成熟的檢測、檢驗與認證系統,以此創造一個安全、智慧、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體系,”陸勛海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