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8月2日 /美通社/ -- 8月2日,以“質普惠 暢金融”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來自監管單位、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及各大媒體等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普惠金融發展話題,并在現場發布《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9)》,揭曉“2019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
消費金融是普惠金融重要領域之一,在解決金融服務不充分、不平衡,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引領消費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屆峰會上,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招聯金融”)全國首創互聯網在線便捷消費信用貸款產品案例,成功入選“2019中國普惠金融產品創新典型案例”。招聯金融商務總監、聯通業務部總經理陳海棠受邀出席并參與了圓桌論壇討論,就金融科技如何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效率等話題進行了分享交流。
科技創新驅動,如何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
發展普惠金融,需要堅持科技創新驅動,不斷利用先進技術,提升服務效率,降低成本。那么,科技創新是如何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呢?陳海棠結合招聯金融的實際案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了科技引領的作用和意義。
一是科技手段的介入和創新,可以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便利,進一步提升服務體驗。從消費金融服務模式來說,招聯金融率先創新純線上、互聯網化的消費金融發展模式,完全依托互聯網模式進行經營和獲客,所有操作和流程均在線實現和完成。這有別于傳統的線下模式,大幅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務的便利。同時,純線上的模式更能滿足大部分消費客群小額分散、隨時隨地等需求,進一步提升服務體驗。
不同地區不同用戶具有不同消費場景需求,小額分散等特點對服務體驗增加了難度。利用科技手段便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純線上的消費金融模式使得以產品服務為中心,走向以客戶服務為中心,并充分融合產品、運營等環節,變線下低頻服務為線上多頻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客戶體驗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利用科技創新多元化的產品,并與豐富的消費場景適配,更能滿足更廣泛消費人群的需求,提升了普惠金融的服務可得性,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招聯金融率先創新打造“好期貸”、“信用付”產品體系,嵌入到購物、旅游、裝修、教育培訓、醫療美容等眾多消費場景,滿足普羅大眾的小額需求。這也是招聯金融在本次峰會上入選的普惠金融產品創新典型案例。
此外,多元化的普惠產品與豐富的場景適配,還使得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得到擴大,進一步促進解決金融服務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截至2019年3月底,招聯金融累計注冊用戶已突破7000萬戶,主要客群為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充分的年輕人群,覆蓋全國廣泛地區,包括金融服務不充分的二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等地。
三是依靠科技力量,有助于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效率和水平,進一步降低運營主體的服務成本。發展消費金融需堅持微利為主,這對于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式便是不斷利用科技創新,提升服務效率,并在獲客、資金、運營、風險等環節不斷降低成本。
譬如在授信審批環節,以信用卡等傳統模式為例,單個審批員單日審批可能是百件左右;創新互聯網消費金融模式之后,依托科技創新,單日進件審批能在萬件以上。這不僅超越了傳統的人工束縛,也大大釋放了人力,提升了服務效率和能力。目前,招聯金融自身信貸審批自動化率達到99%以上,真正實現了“秒級放貸”。
金融科技賦能,招聯金融是怎樣打造核心能力
據陳海棠介紹,在“普惠使命、創新驅動、核心能力、極致體驗”的戰略指引下,招聯金融通過四年多的積累,逐步形成了“5+1”核心能力,即注重體驗的多場景產品設計能力、大數據構建專業化的運營能力、高效實時的風險控制能力、快速響應的IT支撐能力、基于“四化”的營運服務能力,以及正在自主創新打造智能化的催收能力。
其中,金融科技在助推金融風險防范方面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招聯金融首創純線上的消費金融發展模式,使得其風控體系與傳統模式有所不同,并沒有太多經驗借鑒,必須自主創新打造一套在線風控系統 --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風云”風控系統。這也得益于大數據征信、云計算等科技和創新。
招聯金融這套自研的風控系統能根據不同風險的客戶、不同場景的消費進行智能分級、自動校驗、模型評分,通過運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在短短幾秒鐘內建立客戶風險畫像,對欺詐、偽冒、套現等行為予以有效攔截,確保了其在快速穩健發展的同時維持著較低的風險水平。陳海棠介紹,招聯金融不斷利用FinTech進行風控手段創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信用評估上,招聯金融全面應用大數據征信。一方面通過分析信用主體的互聯網行為,更加全面地評估信用主體的信用風險,另一方面,通過ARIMA、XGBoost、DT、LR等算法應用對公司數據進行深度挖掘,產出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實時信用模型和實時反欺詐模型,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服務。
在客戶核身方面,招聯金融在活體檢測、人臉識別、視頻核身、聲紋檢測、設備指紋識別、復雜關系網絡、網絡行為識別、地址模糊匹配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究,已形成基于人臉認證技術和信息交叉驗證的核身體系,實現了線上自動化核身能力,并將其運用在客戶申請、提現等關鍵環節。其識別準確度甚至比人工識別還要高,為客戶提供了更佳的用戶體驗。
在欺詐識別上,招聯金融通過金融科技創新,積極自主打造了GPS實時漁網、機器學習模型、星圖關聯網絡、風險預警等系列風控能力,智能發現并實時攔截欺詐行為,避免客戶損失。從欺詐風險發生的水平來看,招聯金融把欺詐風險控制在百萬分之一以內,其最新披露的數據為0.01個BP,即100萬個貸款申請中,大概只有1單發生風險,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根據公開數據發現,2018年底銀行卡欺詐率約為1.16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