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都勻2019年9月19日 /美通社/ -- 一壺香茶迎賓朋,秋收時節又逢君。9月17日下午,作為2019都勻毛尖(國際)茶人會主體活動之一的中國茶文化高端論壇,在都勻舉辦。“茶業經濟”“茶旅一體”“大數據”“國際化”等行業熱詞激活現場,400多位國內外茶界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因茶而聚,以茶會友,共謀發展。
論壇由黔南州人民政府、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辦,貴州省茶文化研究會、貴州省茶葉協會、貴州省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貴州省茶葉學會協辦。
知行合一 共筑美好生活
茶的故鄉在中國,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在中國。幾千年來,中國茶人在茶生活過程中的感悟、演化和創造,豐富了茶文化內涵。壓軸發言的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孫忠煥便在此次論壇上呼吁全國茶人,做人民美好茶生活的創造者與引領者,并能知行合一地“用心”“用情”,在專、精、正、誠四字上下功夫,譜寫茶文化和茶產業發展新篇章。
新時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呈現出多樣性和豐富性,這也為我國茶產業和茶文化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倡導茶文化和茶產業的發展的立足點要放在緊跟時代、面向生活、面向大眾、面向產業、面向世界上,茶只有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美好生活服務,才有茶文化的繁榮,茶產業的振興。” 孫忠煥如是說。
持續發展 最是春山可望
走過四載春秋,都勻毛尖(國際)茶人會不僅推動了黔南州茶文化和茶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擴大了“都勻毛尖”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作為東道主,黔南州委副書記、州長吳勝華更是年年為此站臺。論壇一開場,他便以“三最”推介,將都勻毛尖的韻味獨具、歷久彌香、順勢發展一一道來。
“話語權的中心是要立足茶葉是商品,其基礎是大眾消費者,核心是質量安全。”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胡繼承分享了貴州茶產業話語權,他認為當前貴州茶需要把所握關鍵點,培植優勢、做強短板。
茶旅一體如何在深度融合中闊步前行?近年來,作為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把利劍,貴州茶旅一體化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貴州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傅傳耀梳理了全國品牌茶旅目的地之后,以“不可或缺茶文化”一語道破貴州茶旅一體發展的玄機。他深情吆喝:請八方賓朋到貴州來喝茶湯,吸空氣,游山水,泡溫泉!
國內國外 正是方興未艾
生產平穩發展、內銷穩中有進、出口再創新高,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對我國茶業經濟形勢始終秉持積極的態度。面對機遇與挑戰,論壇現場,他也給貴州乃至全國名茶發展開出了良方,即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轉型升級 ;以市場為導向、消費者為中心、效率優先為原則 ,構建中國茶葉新營銷、新零售的理念 。
東家文博CEO、研究員王建榮,對全國茶旅產業也頗有見解。從茶旅概念的分析、到茶旅發展的優勢、再到茶旅發展的現狀,他提出茶旅發展要圍繞茶文化體驗為核心,提供個性化、細致化的茶旅服務,并重視對旅游資源與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
早在2008年,都勻毛尖茶就以其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品質,沖破歐盟設置的210余項農殘檢測“綠色壁壘”,成功進入歐盟市場,向世界亮出了綠色茶、生態茶、健康茶、安全茶的身份。新時期,貴州茶如何加強國際化發展進程?應邀而來的日本中國茶協會會長王亞雷以日本茶為例,為貴州茶產業國際化進程獻計獻策。
論壇上,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的大數據分析茶產業小農戶高質量現代化發展以及新型富硒茶蛋白性質及活性的研究報告,也頗受歡迎。各路專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當前中國茶產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