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9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我長大想當一名科學家,研究怎樣才能讓人類更健康長壽……”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疏勒縣牙普泉鎮中心小學的伊利努爾睜大著眼睛興奮地說道。
伊利努爾是班上的班長,還曾作為優秀學生代表學校出市參加活動。過完這個假期,她就要升入六年級了,她希望明年能夠去烏魯木齊讀中學,然后像她所暢想的那樣 -- 考清華,去當科學家。但就在幾年前,她卻都不敢有這樣的暢想,因為她當時正因喝生水致病、沒法上學深深困擾著。像伊利努爾這樣曾經被飲水安全困擾的孩子,在南疆地區不計其數,因為飲水而導致的健康問題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生活與學習。
2017年,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新疆自治區扶貧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口可樂中國、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五方共同發起了“新疆扶貧與凈水計劃”。該項目計劃在2017至2020年期間,以飲水安全與衛生健康為切入點,為新疆南疆深度貧困地區不少于100所學校安裝優質凈水設備、倡導安全飲水習慣,幫助約2萬名師生享用到安全、清潔、可持續的飲用水,讓師生不因飲水“病從口入”,保障深度貧困地區師生的生活和學習質量,助力新疆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截至2019年9月,新疆扶貧與凈水計劃作為首個“扶貧與凈水計劃”省級示范點,已為南疆四地州167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安裝170臺凈水設備,直接受益師生近8萬人,其中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逾2萬人。
凈水,暖在口,甜在心
前些年,當地的孩子們都習慣在口渴的時候水龍頭下直飲生水,午餐就是從家里帶個囊就著涼水吃。即使家長和學校為他們準備了燒開的熱水,有些孩子因為怕燙、怕麻煩等原因仍然選擇喝生水……在中心小學已經執教近20年的教導主任指著操場上一排水龍頭表示,最初建校的時候整個學校只有一個水龍頭,后來學校挖了井,才又有了個更多的水龍頭,但學生們一到下課,或者口渴的時候就在水龍頭下面直飲生水。
新疆存在的兒童飲水安全的問題亟待解決,同時改善農村飲用水條件也是目前新疆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2017年“凈水計劃”首個省級示范點選擇在新疆南疆深度貧困地區開展。同年,凈水設備來到疏勒縣牙普泉鎮中心小學。
10月份,剛剛開學的學生們得知學校即將安裝凈水機,還不知“凈水機”為何物的孩子們一臉興致勃勃,期待著“凈水俠”的到來并說道:“老師跟我們說凈水機器要來了,我們都特別高興,有了凈水機器我們冬天再也不用喝涼水了,也不會生病了!”
凈水計劃為項目學校免費安裝凈水設備,學校的每一個孩子也都收到了安全水杯。“孩子們拿到水杯后特別開心,有了自己的水杯,孩子們喝水更積極了,水杯天天掛在脖子上,開心得不得了。”中心小學三年級班主任笑著向我們介紹道,“學校的凈水機可以控制溫度,讓孩子們在不同季節能夠喝到水溫度適中的凈水,家長和老師也不再擔心孩子被開水燙傷。”
老師留下來了
2017年凈水設備抵達學校時,伊爾番正在讀4年級,每當下課打掃衛生的時候即使老師不安排,他都會特意到食堂去反復擦拭這臺凈水機器。“水變好喝了,老師就不會走了。”當老師們問起他原因時,聽到了這樣的答案。
當地很多學校的老師都是從外地調配來的,這些老師最初也是常年飲用水龍頭里的自來水,老師們不習慣,也時常會出現生病和身體上的不適,導致學校老師的流動性也很大。
“我在這個學校當了8年的老師,從看著學生們和包括我們老師直接在水龍頭喝自來水,到今天有了凈水機器,真的感觸很深。我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小的時候學校連自來水也沒有,只能挖井喝水。2004年左右安裝了自來水,才有了自來水喝,但是現在的孩子條件進一步得到了改善,能在學校食堂喝到干凈的水,吃到營養配餐,作為老師來說是非常欣慰的。”牙甫泉鎮中心小學的中心小學三年級班主任說道。“凈水計劃”開展以來,當地老師的飲水質量得到了保障,教師的流動性也大大降低。
從無到有,從起點到可持續發展
“扶貧與凈水計劃”在實施的過程中采用了“黃金三角”的跨界合作模式,企業、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發揮各自優勢,整合扶貧資源,共同優先在新疆南疆深度貧困地區打造“扶貧與凈水計劃”示范點,探索政府指導和參與下,社會力量參與的健康扶貧與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9年9月9日,新疆扶貧與凈水計劃項目下第100臺凈水設備落地喀什地區疏勒縣阿拉力鄉中學,標志著項目“百臺百校”目標的成功實現。2019年,隨著扶貧與凈水計劃進一步拓展至云南省怒江州、甘肅省臨夏州等貧困地區,上述地區將有110臺凈水設備安裝到位。預計至2019年底扶貧與凈水項目直接受益師生將達到近10萬名。
讓每一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都能喝到安全、清潔、可持續的飲用水,是“新疆扶貧與凈水計劃”合作方共同在乎的事情。合作聚力,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讓每一個家庭也都可以接受健康的飲水和生活習慣,構筑因飲水安全致病致貧的隔離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