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9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春種一粒黍,秋收萬顆子。秋天是收獲、閃耀、幸福的季節,貫穿三季的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于近日歡樂收官,交出了一張豐收的答卷。據統計,國慶假期,華僑城旅游接待游客近800萬人次,同比增長14%,增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文化旅游節期間(5月1日-10月31日),華僑城旗下主要旅游企業實現接待規模8000萬人次,同比增長19%。
以“歡樂在一起”為主題,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攜旗下150余家文旅企業,500余項主題旅游活動,覆蓋大江南北,歡樂遍中國。作為中國文化旅游產業的領軍者,“優質生活創想家”華僑城以高品質、多元化、個性化的文旅產品,通過節慶的形式與國人共享,將優質美好生活的種子播撒到全國各地。在旅游產品創新、文化節慶內涵挖掘、服務品質提升、多元文化傳遞等諸多方面,見證國人歡樂時刻,譜寫優質美好生活畫卷,體現了華僑城在文旅融合大時代下對中國旅游產業的示范和引領作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及幸福感。
高品質文旅產品迭出,遍布全國50城
2019年華僑城文化旅游節在遍布全國的歡樂圖景中,新意不斷,佳作頻出。為打通旅游產業鏈,敢于創想持續創造,勇立潮頭,推進文化旅游產品研發、應用場景、推廣和優化。其中,深圳歡樂谷與中國電信攜手啟動“中國首個5G+體驗樂園”戰略合作,這也標志著中國主題樂園進入“5G+”文旅新時代。在深圳歡樂谷AR萬圣潮玩節中,引進AR技術,將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無縫結合,讓歡樂觸手可及,不斷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服務,為旅游產品文化內涵的彰顯、體驗、傳播和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每一個歡樂谷都不同,每一次到歡樂谷,感受也不同。在游客需求變化快、創意更新快的當下,歡樂谷不斷創新,用不同的文化背景衍生出不同的娛樂形式,用與時俱進的文化迭代和技術裝備,讓主題公園常看常新、常玩常新,同時將原有的明星項目進行整體升級、煥新亮色。
國慶節期間新亮相的有深圳歡樂谷全新六期W型水花過山車“金濤駭浪”,還有北京歡樂谷全新開放的第五期·香格里拉園區,滇藏風情濃郁,最為亮眼的喜馬拉雅雄鷹音樂過山車,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二、中國第一臺音樂過山車。
歡樂谷在國內主題樂園中獨樹一幟,在一些節假日,三八節、七夕節、光棍節這樣的小節慶市場,歡樂谷的主題活動總是別有新意的溫暖,契合了都市人情感交流的心理需求,歡樂與感動同在。
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期間,正值上海歡樂谷十周年,主題花車巡游、魔都新馬戲等系列全新產品精彩紛呈,“拾光弄堂”主題展帶來感動滿滿的的歡樂幸福回憶。另外,全國各地歡樂谷暑期電音狂歡節和國慶期間國際魔術節等經典活動,傳遞“歡樂在一起”的能量滿滿。
歡樂遍中國,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的豐富產品顯示了華僑城集團在全國的戰略布局,順德歡樂海岸PLUS首期項目開放,這是華僑城集團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揮自身在文化旅游產業的優勢,在大灣區落地的首個規模最大的創新性文旅融合項目,在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帶來嶺南文化沉浸之旅,既有舌尖體驗亦有動感歡樂,打造順德城市文化會客廳;在華中地區,南昌瑪雅樂園開業,擦亮城市旅游新名片,在美好風景中品味美好生活,不斷提升都市幸福生活指數。
為美麗中國持續賦能
在2019年華僑城文化旅游節,“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各地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均推出具有本地文化內涵和時代感結合的特色活動:四川安仁古鎮的“摩登安仁、奇妙小鎮”系列活動、深圳甘坑小鎮推出小涼帽農耕節、成都洛帶古鎮推出客家水龍節、三亞中廖村推出的“美麗鄉村游學季”、深圳光明小鎮150,000平方米稻田藝術等,為美麗中國持續賦能,讓公眾體驗獨特、真實、美好、歡樂的本地文化。
目的地獨有的文化歷史積淀,蘊藏著新鮮而強勁的內生活力,也是推動都市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的動能。在深圳大鵬所城,光影秀《南海風云》試水夜間經濟,借助全息投影技術,光影閃爍之間帶領人們穿越到了180年前的風云歲月。同樣,安仁小鎮的的公館實境體驗劇《今時今日安仁》、順德歡樂海岸PLUS《聲光電水舞》空間秀等都是創新文化傳承,融合藝術美學、優質生活氛圍與休閑娛樂方式的文旅消費業態,更好地提升了游客體驗度和獲得感。
在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中,華僑城始終堅持“整體性、原真性、可持續性”原則,以人的需求為基點出發,以文化為內核驅動力,以特色產業為支撐,進行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將文化與旅游有機結合,講好歡樂故事,促進當地煥發新的活力光彩。
在三亞中廖村,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重要內容“美麗鄉村游學季”根植于大地,鄉味野趣融合本土文化特質和現代生活的時尚舒適。無論是互動性極高的黎家民俗表演,或是田園帳篷酒店的用心細節,或是14公里長的彩色騎行綠道的一路風景,處處都體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人與自然相處的和諧。創想為根,華僑城對美麗鄉村的運營獨具匠心,從中挖掘出能打動人心美麗鄉村的記憶,構建美麗鄉村的真諦。
在七彩云南,華僑城創新旅游發展模式,在云南原有的演藝、景區、村寨、特色小鎮、非遺產品等特色旅游基礎上,將文化+科技、文化+景區、文化+演藝、文化+影視、文化+美麗鄉村等形式融入到全域旅游的發展中。
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期間,世界恐龍谷二期項目正式開業,昆明世博園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啟動,“2019云南巍山國際火把節”舉行,文旅產品體驗中不僅有科技感元素,亦有當地文化內涵和細膩的本土生活風味,作為“云南大會戰”一周年結出的碩果,打造“宜居宜留、宜游宜閑,功能完善、產業配套”的旅游休閑度假產業,華僑城倡導一種“慢下來”、“住下來”的的休閑度假方式,體驗美好生活中的從容與味道。
華僑城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段先念表示,要把云南作為全域旅游的突破口和“旅游+互聯網+金融”的試驗田,以云南全域旅游提升華僑城的核心競爭力,力爭成為中國全域旅游的示范點。同時,做好文化節慶的運營,作為提升當地文化內涵的重要抓手,將持續打造好潑水節、三月街節、火把節等具有國際屬性的民族節慶,推動整個云南旅游爆發式增長。
一個無限接近消費者的文旅節慶
“歡樂在一起”是華僑城文化旅游節的主題,這是一種樂觀積極的情感共鳴。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音樂是促進文旅融合的催化劑,音樂中有情緒有故事,以“歡樂在一起”為主題,2019年華僑城文化旅游節和網易云音樂跨界合作打造“50城唱響中國歡樂頌”,為每個城市征集一首獨特的屬于“歡樂”的歌,將音樂與城市歡樂生活場景融合,共收到用戶總投稿215份,在9月初,華僑城文化旅游節主題曲《歡樂在一起》正式發布,截止到目前,專題歌曲播放量達到500萬次,收獲40萬余次投票。
文旅節慶的宏大敘事需要溫度和情緒的支撐,才能引發公眾的共鳴與共情。華僑城集團邀請9位明星作為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文化推廣大使,大鵬、費啟鳴、杜淳、佟大為、胡夏、胡兵、劉敏濤、闞清子、馬薇薇分別作為華僑城文化旅游節的創意、歡樂、生態、藝術、音樂、時尚、歷史、民俗、美食文化推廣大使,邀請人們走進遍布全國的歡樂現場,拉近與公眾的心理距離,提升華僑城文化旅游節的親切感和感染力。
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措施,最重要的是推動消費惠民。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推出整合華僑城旗下景區、酒店、演藝和餐飲等特色的花橙產品是一大升級。針對不同區域,分別推出花橙深圳旅游卡一卡暢玩6大景區、花橙巴蜀旅游卡一卡暢玩6大景區、花橙北方旅游卡一卡暢玩7大景區、花橙云南旅游卡一卡暢玩5大景區。“花橙旅游”還將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每月第一周設定為“花橙特惠周”,將促進文旅消費落到實處。
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還聯合“去哪兒網”發起“帶著花橙去旅行”主題活動,招募達人對華僑城旗下23條特色文旅線路采風打卡,體驗花橙旅游卡等“花橙旅游”產品,自由隨機發現旅途奧秘,解鎖新奇玩法,展開多維平臺分享互動,活動引起廣泛關注,并最后甄選出“帶著花橙去旅行”十大花橙優選線路。
承載著詩與遠方,文化旅游是重要的情緒產業、歡樂產業、幸福產業,是美好生活的組成部分。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是對華僑城旗下文化主題景區、文化主題酒店、文化藝術、文化演藝、文化創意產業等諸多領域文化旅游精品的集中展示,為中國文化旅游產業賦能,構筑充滿人文關懷、綠色生態、歡樂和諧的美好生活。
華僑城集團總經理姚軍認為:“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是華僑城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文旅融合發展戰略、推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旅游消費升級、樹立文化旅游行業新典范的成功實踐,也是因應市場需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次積極嘗試和全面突破。”
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文化成為驅動文旅產業發展的內核,而節慶活動作為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的最終體現是展示多元文化、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豐富愉悅人們的精神生活,分享歡樂,傳遞歡樂。在華僑城文化旅游節,開啟屬于自己的歡樂模式和歡樂場景,歡樂在一起,在歡樂中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