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2019年11月21日 /美通社/ -- 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這個紀念日起源于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今年是公約頒布的30周年。20日上午,由貴州省民政廳指導,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壹基金)主辦,貴陽市眾益志愿者服務發展中心、四川原點公益慈善中心、深圳市羅湖區和粵公益發展中心、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樹青年社工發展協會聯合承辦的“第三屆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兒童服務發展論壇”在貴陽舉行。貴州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張惠明,壹基金項目專家李健強,媒體人、《寂靜的孩子》作者袁凌等來自全國的社會組織代表、專家和學者共150余人參與了論壇,就如何加強基層社會組織在社區遞送服務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如何更好地促進一線兒童工作者的成長和發展,如何動員更多社會資源關注并投入到服務留守及流動兒童的力量等議題展開探討。本次論壇也得到了貴州省慈善總會、頭條公益的大力支持。
壹基金兒童服務站一年服務近157萬人次兒童
壹基金兒童服務站項目通過支持本地社會組織進入社區,建設以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和城鄉流動兒童為主的社區兒童友好活動空間,開發和引入結構化課程和參與式活動,緩解留守及流動兒童因照顧不周、陪伴缺失和教育條件落后引發的安全意外多發、心理問題突出及潛能發展滯后等困境,保障鄉村兒童基本權利,助力鄉村兒童全面發展。項目自2012年啟動以來,與全國各地的社會組織合作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探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面臨進一步專業化運作和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2018-2019年度,壹基金與行業同仁不斷交流學習,與公益伙伴努力創新實踐,在全國19省支持252余家社會組織建立354間“壹基金兒童服務站”,支持630名社區一線兒童服務工作人員能力建設,共服務近157萬人次社區留守及流動兒童。
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兒童關愛服務工作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提出將在2020年達到“90%以上的城鄉社區建設1所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戲、娛樂、教育、衛生、社會心理支持和轉介等服務的兒童之家”。國家明確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這為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建設和開展社區兒童服務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對社會組織開展社區兒童服務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國務院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2019年民政部又聯合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等十部門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民政部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意見》時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兒童福利工作,特別是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格外關心,同時明確了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格局,提出加強基層兒童工作隊伍建設的總體要求,應積極培育兒童服務類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公益慈善組織和志愿服務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