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3月14日 /美通社/ -- 自2000年起步以來,中國養老產業逐步發展,也引發了越來越多值得探討的消費問題。又是一年“3·15”,今年的養老產業消費又會呈現什么變化?中國是全球老齡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按照世界衛生組織規定,60周歲以上的人確定為老年。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0%,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7%,即意味著處于老齡化社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2018年末,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占總人口的17.9%;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占總人口的11.9%。中國老齡化加速,越來越多的省份正在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至2018年末,中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已達2.49億,占總人口的17.9%。2.49億老年人口,這個數字比巴西的人口總數還高4000萬;約等于俄羅斯和菲律賓的人口總和;是英國總人口的3.77倍;相當于10個澳大利亞人口總數。而“鏡子的另一面”則是,2.49億的老年人,也是2.49億的市場機會。全球范圍來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持續加快,促使養老需求不斷增加,帶動養老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龐大的老年人群規模,催生了巨大的健康養老相關產品和服務需求。2018年我國養老市場規模為4.6萬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9.8萬億元。2018年全球健康養老市場規模達到10萬億美元,預計2021年超過15萬億美元。
在大家保險集團日前發布的《2020中國家庭保險需求調查報告》中發現,關于未來養老生活,只有14.8%的消費者選擇“子女或親戚照顧”。
“老去的世界”背后,卻是一個“新生的產業”。在2000年之后,中國養老產業開始初步發展,養老服務業開始萌芽,養老服務項目開始進行試點經營。在2010年之后,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減少,人口老齡化發展迅速,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從2011年的13.7%發展到2018年的17.8%。
中國也逐漸形成了“9073”的養老格局,即:90%身體狀況比較好的,愿意和子女在一起的老年人,采取以家庭為基礎的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區的養老服務中心,提供日間照料;3%的老年人通過機構養老予以保障。
【新市場的難解課題】
目前,中國養老產業的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出現成熟的發展模式和完整的行業規范。“缺乏規劃和指導”“產品質量低”“服務供不應求”“缺乏支撐與動力”等問題,仍然成為困擾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并且,中國養老行業標準、行業組織發展還相對滯后。此外,醫療服務作為養老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的養老服務市場中仍有一定缺失。
大部分產品和服務更偏重于護理功能,針對失能、半失能、慢病老人的醫療產品不足。隨著“醫養結合”的不斷深入發展,如何讓醫療和養老更好的結合成為解決現有養老問題的發展重點。
此外,養老這個“朝陽產業”,目前仍處于市場開拓階段。一方面,國內養老產業的多數消費群體受“高存款、低消費”和“子女消費為主”的傳統消費觀念影響,消費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刺激和提升;另一方面,多數項目仍然缺少清晰、可持續、可推廣的商業和盈利模式。
同時,養老行業仍存在供需錯配現象,城市核心區養老服務供給尚仍待補足。截止2018年底,全國養老服務機構近3萬個,養老服務床位746.4萬張,但床位空置率居高不下。調查顯示,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空置率超過40%,川渝地區養老地產項目空置率更高達47.5%。養老機構“一床難求”與“門可羅雀”的冰火兩重天,暴露出老年人養老需求和現實供給之間的巨大鴻溝。
【消費者在想什么?】
《2020中國家庭保險需求調查報告》中發現,近七成人群愿意采購市場化養老服務,其中,選擇“在城區的養老機構養老,與原居住地/子女距離較近”的占比最高,達到24.5%,選擇“在家養老,采購上門護理及日常養老服務”的其次,占比23.1%,反映出中國人家庭觀念強烈,不愿意給子女增加負擔,又依賴家庭和熟悉環境的心理狀態。
同時,在面對面訪談中發現,“在城區靠近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養老”的方式對于部分消費者是剛需,其家人曾經有過被急救經歷的,尤其關注離三甲醫院的距離,如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甚至愿意接受急救中心作為替代方案。
在養老需求方面,“定期體檢服務”“就醫綠色通道”“上門基礎服務護理”成為消費者最關注的需求。
反觀目前的養老行業,大型養老機構多位于遠郊區縣,地理位置偏遠,周邊醫療等配套設施不足,且遠離子女和熟悉的生活圈。與之相對應的是城市核心區高品質養老機構的嚴重供給不足。
以北京為例,在老年人群最為密集、老年人口撫養比最高、養老需求最集中、醫療資源最為豐富的主城區,高品質的養老機構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高端養老機構位于五、六環甚至遠郊。此外,目前多數養老機構僅能滿足老人吃住、照料、安全的基本生活需求,但缺乏衍生性服務,如專業護理、康復訓練、醫養結合等項目提供不足30%,難以滿足老人日益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
【新需求呼喚新模式】
新需求催生了新模式,如何緩解養老機構供需錯配現狀、實現城市核心區高品質養老的可持續發展?這成為了養老市場的新命題。
憑借在北美養老市場的深度布局和對養老需求的深刻理解,大家保險集團利用自身稟賦,與資源方強強聯合、深度捆綁,打造集“養老服務+醫療服務+金融保險服務”為一體的“城心養老”新模式,形成一站式的養老生活解決方案。
大家保險集團已在北京市三環內核心區域鎖定三家高品質養老機構,將有效填補核心城區高品質養老服務的空白。
“隨著國人的財務積累和消費升級,品質養老已成為剛需。而且中國人特別看重‘家’文化,在城市核心區打造高品質養老機構,滿足了老人就近醫療、靠近子女、不脫離熟悉生活圈、不降低原有品質生活的核心訴求,契合了中國老人重天倫、樂友鄰的文化心理。”大家保險集團相關板塊負責人表示。
養老機構位于城市核心區,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綜合性三甲醫院資源,方便老年病和慢性病的日常診療,如遇突發情況,更能保證救治的及時性。此外,坐落城市核心區位,老人和原先熟悉的居住環境僅有“一碗湯的距離”,既可保有獨立的生活空間、享受高品質醫養服務,也便于家人和親友每日探望、陪伴。而便利的商超、公園、飯店、公園等生活配套,可讓老人不脫離原有的生活圈,延續煙火氣的城市生活。
“同時,大家保險集團在高品質、專業化養老服務方面有著成熟而領先的經驗和優勢。”大家保險集團相關板塊負責人說道,“我們全資持有加拿大規模最大的連鎖養老集團之一Retirement Concepts,擁有23家位于城市核心區的養老社區,養老房間數量接近4000間,穩健運營超過30年,平均入住率高達95%,積累了海量的養老、護理及健康數據,更擁有一套國際化水準、自有知識產權的養老運營標準化體系。我們是國內保險行業唯一擁有大規模、體系化海外養老服務能力和全鏈條養老運營管理能力的保險集團。”
目前,國內高端養老機構在硬件設施上已到達、甚至超過了國際水準,但養老社區的運營管理、養老護理服務等“軟實力”仍然是亟待補齊的短板,大家保險集團正在體系化、全鏈式地引入國際先進的養老理念、運營能力、護理經驗和培訓體系,通過本土化移植落地,提升自身的養老運營能力和養老服務品質,逐步培育大家保險集團在國內養老服務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愿望、秉承回歸保險保障的初心,大家保險集團將著力打造“城心”系列高品質養老社區產品,通過3至5年初步完成覆蓋全國重點城市的多層次養老產業布局,以品質服務賦能保險主業轉型升級。